在泉州府文廟廣場,研習班嘉賓穿上蟳埔女服飾,拍下難忘的一刻。(陳曉東 吳布爾 攝)
4月20日—22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泉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青年創意與遺產研習班在泉州舉行。
作為出席本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青年創意與遺產研習班的專家之一,泉州人民的好朋友——國際良知遺址聯盟主席杜杜·迪安博士時隔20年再次踏上泉州這片土地,參加了為他個人舉辦的歡迎座談會,與諸多泉州老朋友“敘舊”,并一同考察開元寺、草庵、文廟等史跡。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海上絲綢之路”考察隊在泉州考察期間,當迪安博士看到草庵那尊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摩尼光佛雕像時,激動地向中外學者、記者宣布:“這是海上絲綢之路考察活動的最大發現,最大成就。”重訪草庵,迪安博士仍難掩激動。
世界青年代表在一起,啟迪智慧,共話未來。幾天來,65個國家的84名青年代表和30多位國外嘉賓、專家相聚海絲古城泉州,植下“世界青年友誼樹”,樹起友誼紀念石碑,留下世界各國青年的“泉州海絲印記”。他們深入考察九日山祈風石刻、清源山老君巖、洛陽橋、開元寺等古泉州(刺桐)史跡,暢游泉州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欣賞泉州南音、南少林五祖拳等非遺表演,體驗剪紙、花燈制作等傳統民俗技藝,感受文化遺產與創意藝術的魅力。
閉幕當日,世界青年代表們共同發表《泉州倡議書》,號召年輕人參與到文化創意與遺產工作中。
石獅漁民邱家奪見到當年在海上的救命恩人杜杜·迪安博士,激動地上前擁抱。(陳曉東 攝)
20年后重返草庵,迪安博士興奮地向來賓介紹摩尼光佛。 (陳曉東 攝)
研修班嘉賓在泉州府文廟體驗提線木偶。(陳曉東 吳布爾 攝)
對于研習班的青年來說,用毛筆書寫中國漢字是件難事,一位嘉賓用上了現代人的執筆姿勢。 (張九強 攝)
菲律賓國家博物館館長杰瑞米·巴恩斯(右)一行前往德化考察梅嶺窯。(陳曉東 攝)
親手體驗手拉胚,研習班的女嘉賓方知陶瓷來之不易。(陳曉東 吳布爾 攝)
專家與研習班成員在海絲景點九日山考察,與見證海上貿易的祈風石刻合影。 (陳曉東 吳布爾 攝)
共植友誼樹 (陳曉東 攝)
各國青年體驗南少林五祖拳(陳曉東 吳布爾 攝)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