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網絡直播在豐富生活的同時亂象頻現,諸如直播抽煙,吃蟑螂;宣揚拜金、低俗、毒品等不良甚至是違法的淫穢色情表演行為絡繹不絕。新興行業的火熱,面臨著大量的風險與法律問題,而隨著直播的火熱,缺乏管控的直播公會和直播經紀公司更是成為監督嚴重缺失的一塊。一些網絡主播為了獲得更高的人氣,從而得到更多觀眾贈送的“禮物”以及承接商家廣告,便動起歪心思,通過購買虛假數據,制造虛假人氣。
據受害商家向記者舉報,承接他們廣告的一直播平臺的當紅大主播Word小鄧鄧其直播間人氣數據和微博粉絲數據為造假,以造假的數據欺瞞商家獲取廣告利益。一直播平臺的當紅大主播Word小鄧鄧曾獲得2017年微博直播最大V亞軍、2017年一直播年度全國第四名、成為一直播平臺app下載介紹中的封面女郎之一。
商家向記者表示,一直播平臺如此當紅的女主播竟然數據造假,他們已經對一直播平臺甚至直播行業的商業轉化推廣價值失去了信心。
根據一直播五花肉公會知情主播介紹,今年1月31號,哥領巾和主播Word小鄧鄧曾在群里一起公開向主播們表示,只要花點費用造假數據,一年就能有數十萬到百萬的廣告費,Word小鄧鄧以自己造假直播人氣粉絲數據來獲取商家廣告的案例現身說法,吸引公會其他主播一起造假數據獲利,并輔助公會從買人氣中獲利。據悉,今年2月10號,在當紅大主播Word小鄧鄧被合作商家獲悉人氣數據造假騙人,無法真正給他們做廣告導流后,該主播拉黑了去她直播間討要說法的商家,并且解綁了個人微博,給商家造成諸多損失。該事件發生后,一直播五花肉運營哥領巾并未給商家一個合理的交代,而是繼續鼓勵該公會主播造假數據騙取商家廣告費用。
據記者了解,五花肉公會安排旗下主播們通過公會自行付款購買在線觀看數據形成虛假人氣,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化運作,以此來欺騙商家接取了大量廣告,公會從主播購買數據及幫購買數據后的主播承接廣告中都有賺取大額分潤。
記者了解到,直播數據造假成風嚴重擾亂了行業秩序,2015年,某主播在“斗魚”平臺直播游戲“英雄聯盟”時,聊天室顯示觀看人數竟然超過了13億,直播平臺數據造假從此成為行業公開的秘密。當前,這樣的操作正在變得批量化和規模化。在淘寶網上有很多以“漲粉”“包熱門”為關鍵詞的賣家。某家淘寶店鋪里對某直播平臺的漲粉價格明碼標價,1元可以換取2萬粉絲,10元可以換取5500人氣(即進直播間觀看的人數),持續點亮飄心10分鐘。目前該店鋪的成交量已經高達2萬多單。
記者還了解到,直播刷流水同樣也是一個關鍵的運營造假手段。一些直播平臺的熱門主播會由專門團隊或者經紀公司幫忙運作,由團隊或經紀公司大批量向直播平臺充值,再將充值換得的虛擬貨幣用于自己旗下的主播賬號,隨后主播的收入則由經紀公司與直播平臺五五分成。在這個過程中,經紀公司并沒有經濟損失,卻捧紅了自己旗下的主播,主播還可以通過參與線下商業活動為經紀公司賺更多錢,直播平臺也得到了大量優質數據。
“由此可知,直播行業刷流水數據造假并不是一方所為,直播平臺、主播經紀公司、主播均參與其中,心照不宣的默契打造了一條直播行業造假產業鏈。”一位從業者說。業內人士表示,直播數據造假的動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主播或主播經紀公司為了捧紅主播,制造某主播在線人氣旺的假象,從而讓普通用戶因主播的高流量而產生好奇心,進入聊天室后又出于從眾心態進行打賞,進而獲取經濟利益。而主播們在刷流水中出現的過度透支粉絲經濟能力,甚至欺騙粉絲上床,騙商家廣告收入等情況,公會和平臺都會看在相關主播的吸金能力上不予處罰,基本處于無視的縱容情況。
不止該公會,記者經過調查后,很多直播公會從業者及直播平臺負責人告訴記者,公會會長潛規則女主播,男主播潛規則女粉絲已經成為直播界的常規病態亂象。
據了解,一直播五花肉公會等其他公會均有拉攏平臺官方人員入干股私下個人分紅的情況,換取對公會主播們不道德甚至非法行為予以保護,一直播幾位公會會長告向記者透露,平臺根據不同公會每個月流水的多少除了傾斜資源外,甚至那些盈利能力高的公會不道德地挖小公會主播等其他行為,平臺也沒有對大公會做出處罰,哥領巾甚至私下向他們表示,自己公會流水占平臺前列,一直播不可能也不會把他怎么樣,平臺最多發個內部通報讓他不痛不癢檢討下,不會有實質性的處罰措施,除非平臺不想賺錢。
此外,根據直播業內人員表示,哥領巾(曲試杰)和其運營同事茂茂(單純茂)常互相配合,哥領巾充當白臉,茂茂當黑臉,他們告訴旗下主播,公會有官方爸爸的支持,一邊表公會做事示公平公正,一邊強制主播們到期后續約,否則將不予結算主播工資,就算向一直播平臺投訴也沒有用,因為官方某運營長爸爸于公于私都會罩著五花肉公會。據受害主播們告訴記者,向一直播平臺官方多次投訴五花肉公會的違規欺壓行為,平臺的相關負責人員不予受理,讓主播們找公會自行解決,受害主播們表示,哥領巾倚仗他官方有人,表示她們的投訴根本不會有結果,還經常威脅她們要給她們好看,之前她們還聽從哥領巾的話說為了保護主播的利益集體罷播,跟平臺要說法,結果沒想到哥領巾根本不在乎她們的合理利益,那次罷播事件只是哥領巾和其他公會的利益沖突,以她們的罷播為資本與平臺談判,而且哥領巾已私下與其他直播平臺對接,成立公會,在群里號召她們轉戰其他平臺。
記者側面了解到一直播五花肉運營哥領巾(曲試杰)曾因個人民間借貸糾紛被法院起訴,個人日常涉嫌賭博,同時哥領巾在主播群表示他個人公會盈利不感興趣,運營主播公會的目的之一在于借助直播平臺為博彩引流,發動當紅主播號召她們的土豪粉絲們進行公會發起的世界杯等其他多項玩法各異的地下賭博。
此外,五花肉公會運營哥領巾還維護其公會旗下的頭牌男主播蓋達巍多項不道德行為,受害的蓋達巍粉絲只能向媒體求助。據記者了解,受害粉絲族群多為高校學生和全職媽媽及單親媽媽。據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粉絲告訴記者,蓋達巍被粉絲投訴后迅速刪除了有關代言廣告的直播回放,并拉黑了許多受害粉絲,目前還在一直播平臺照常直播,而且根據知情人告知,蓋達巍在有女朋友情況下,與多名女粉絲維持曖昧,并發生關系。
據粉絲介紹,蓋達巍曾獲得微博2017紅人節年度賽亞軍、微博直播平臺、一直播平臺的年度十大主播紅人、亞洲新歌榜年度總決賽紅人主播全國季軍、亞洲新歌榜特約紅毯嘉賓、亞洲新歌榜年度直播大使、微博時尚盛典年度直播大使、一直播年度個人預選賽男神組冠軍,還榮獲“微博2017十大影響力直播大V”的稱號。
記者對于許多直播平臺為了盈利流水而縱容平臺入駐公會的行為進行了業內采訪調查后,相關業內從業者告訴記者,直播平臺的寬帶和運營成本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除了直播本身的成本,存儲歷史直播內容也加大了成本支出,一線直播平臺每月的帶寬成本都在2000萬元上下。有的直播平臺為了收回成本、增加盈利,則通過虛高人氣和流量吸引投資者的注意,從而獲取融資。采訪中,他們表示,盡管包括一直播、虎牙、斗魚、花椒等一些直播平臺表示對買粉、刷流量的造假行為一經發現就會嚴厲打擊,但由于缺少第三方監管,整個利益鏈的交易和循環嚴重不透明,行業品牌可信度仍然較低,對于公會以及主播們的個人不道德甚至非法行為都缺乏有效監管,而引發粉絲以及投放直播平臺的商家諸多被欺騙的事件,而導致對很多直播平臺負面評價,尤其在數據造假方面。
有業內專家指出,直播平臺數據造假的真正隱憂在于:這是不是說明用戶真的不夠用了?各直播平臺真的有那么熱嗎?如果真是這樣,那么,泡沫化的繁榮必然會影響到投資者和用戶的信心,數據造假帶來的虛火最終會燒到直播行業自身,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資本進入的風險,甚至有可能擾亂資本市場的秩序。行業的規范化管理亟須加強,透明化和誠信度才是維持行業發展的根本保障。
“直播是好事,它的出現可以促進信息的披露和知識的共享。但是現在有個別企業唯利是圖,為了吸引眼球,賺取不光明的利潤、不道德的財富,不惜喪失法律和道德底線。對此,監管部門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建議網友抵制的同時也希望業界慎獨自律、見賢思齊、擇善而從。”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說,直播違法違規,包括涉及的一些產業、色情的鏡頭以及虛假廣告的內容,都是藏污納垢,都應當盡快蕩滌出去,凈化直播市場。網絡直播亂象不僅違反法律法規,而且也危害公序良俗。對于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應當予以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就要追究其刑事責任。即使有些情節比較輕微,但也是不道德的,對青少年危害相當之大。
在治理網絡直播亂象過程中,有不少人認為,應明確直播平臺的責任。對此,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要判斷網絡直播平臺承擔什么責任,首先要辨別平臺是何種身份,區分直播平臺的類型。
朱巍具體分析說,第一種身份,平臺只提供服務但不提供內容。此時,判斷平臺是否承擔責任,要把避風港規則、通知刪除規則、紅旗規則綜合起來看。凡是平臺明知或應知有違法情況存在且放任其存在,那么平臺應承擔責任。還有一種情況,比如有人已經向平臺舉報違法違規的現象,若平臺仍沒有采取措施,那么肯定要承擔責任。
“另外一種身份,即平臺是內容提供者。在這種情況下,平臺不適用避風港規則和紅旗規則,所有視頻都由平臺來承擔責任。”朱巍說,有的App主動提供相關視頻、找他人推薦或者介紹,這就屬于典型的內容提供者,就要直接承擔責任,不需要證明其技術中立。
“對于網絡直播亂象,直播平臺一定是有責任的,其中有五點理由。”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說,第一,既然搭建了平臺,那么就必須對其負責;第二,制定規則的時候,應該把法律規則融合進去;第三,對于平臺中兜售黃色鏡頭的用戶,沒有做到及時禁止;第四,平臺有大數據系統,理應做到及時的監控,對自己的地盤負責;第五,無論是通過廣告盈利模式還是付費方式,平臺從消費者那里賺取費用,那就要對消費者負責,在樹立法律信仰和敬畏之心的同時要對消費者懷有感恩之心。
“我們必須要本著對青少年高度負責、對成年人負責、對公眾利益負責、對網絡環境的健康負責的態度對其進行管理。”劉俊海說,監管者一定要運用法律賦予的行政指導、行政監管、行政處罰等執法權限,加大監管力度,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