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化活水 潤美育課堂
我市舉辦“美育·陶藝”培訓班,培訓400余名美育老師
核心提示
日前,泉州市小學、幼兒園“美育·陶藝”指導教師第三期培訓班舉行結業典禮,至此,三期泉州市小學、幼兒園“美育·陶藝”指導教師培訓班和一期觀摩研討班全部落下帷幕。泉州市“美育·陶藝”培訓基地7月份授牌啟動以來,截至目前,已累計培訓泉州各縣(市、區)小學、幼兒園美育老師400余人,投入資金60萬元,旨在推動我市美育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這潭“活水”,引入教育教學中?!跤浾?曾聰虹 通訊員 林嫦娥 文/圖
妙手生花 陶藝培訓趣味橫生
一拍、一揉、一撮、一按、一勾勒……一團團陶泥,變成了一件件精致雅觀的作品,散發著泥土的氣息。“美育·陶藝”培訓(三期)之陶藝實際操作課上,學員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捏塑技巧,感受“妙手生花”的指尖藝術。
為建設一支符合時代要求、能發揮示范和輻射作用的美育教學帶頭人隊伍,推動我市美育師資隊伍建設,泉州市教育局主辦、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承辦了泉州市小學、幼兒園“美育·陶藝”指導教師培訓班,培訓分為三期,按照“整體規劃、分期培訓、訓用一體”的原則進行培養。培訓對象為全市小學、幼兒園美育教師。
陶瓷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陶瓷藝術融科學性、藝術性、創造性、趣味性、體驗性于一體。此次培訓中,作為福建省唯一的工藝美術高職院校,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發揮“傳承弘揚陶瓷文化”辦學特色,遴選雙師型師資,選擇美育陶藝教育獨具特色的尚思小學作為協辦單位,開展“美育·陶藝”培訓,讓大家在學習陶瓷文化、體驗陶藝制作樂趣中,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創造意識,讓感性和理性相融促進,進一步提升對美的理解,拓寬開展美育工作的渠道,豐富美育工作的載體。
訓用一體 提升美育學習實效
除了陶藝實際操作體驗,培訓課程還有專家講座、藝術考察等,兼顧理論學習與創作實踐,重點在陶藝彩繪、捏塑、手拉坯等各實操環節上下工夫。“訓用一體”的培訓模式,受到了全體參訓人員的一致認可與普遍歡迎,學員紛紛表示“參加本次培訓,感受到‘學中做、樂中學’的全新體驗,收獲很大,感悟很深、學有所用,期待有更多的機會參加此類培訓和學習”。
在第三期培訓中,全市各縣(市、區)教育部門分管領導及市直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一行近40人,也走進培訓基地,開展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推動美育逐步深入發展。
“下一步,我們還將進一步整合校內外優秀文化藝術資源,擴大受訓對象范圍,增強培訓質量,提高美育活動的思想性、藝術性、感染力和時代感,切實提升美育教育教學實效。”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副院長吳志偉表示。
優化提質 推動師資隊伍建設
“美育是整個教育事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在教育的各個環節、各個細節上,重視藝術教育應成為辦好教育事業很重要的指導思想。”市教育局局長、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廖伏樹表示,舉辦泉州市小學、幼兒園“美育·陶藝”培訓班是提高教師素質、進一步推進美育教育發展的有益嘗試。希望學員充分利用這樣一個學習機會,豐富自身的美育知識,提高藝術素養,并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引領其他教師共同成長;通過自我學習、同伴互幫、專家引領等,努力走多元化專業持續成長的道路,不斷提高自己教書育人的能力,將所學融于教研中、融于課堂中,助力提升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將好的經驗做法納入到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中,真正把專家的思想轉化成促進教學工作的新理念,轉化成提高教育質量的新辦法。
據悉,近年來,尤其是2017年,我市積極實施中小學美育設施設備補缺與提質工程,學校美育工作進入了“快車道”,資源配置逐步優化,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各級各類學校開齊開足美育課程、開展美育實踐活動,組織校園文化活動、優秀傳統藝術進校園,組建美育社團、美育師資合作聯盟校,形成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