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中央“千人計劃”專家,英國理工博士,國家特聘專家,福建約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
人物印象:他是個風度翩翩的學者,也是個勤勞務實的新時代工匠。他受過高等教育,海歸、高材生是打在他身上的標簽。比起科研成果方面的發光發熱,生活中的曾福泉樸實無華——厚厚的眼鏡片、樸素的襯衫、略帶褶皺的褲子。很明顯,他的生活并不精致,他把精力都獻給了科研,用科技愛國,他就是曾福泉。
曾福泉從小成績優異,作為泉州五中的優秀校友,90年代末,他背負夢想出國留學,專攻新材料領域。即使在今天,新材料仍是方興未艾的應用型學科。而對于二十多年前的世界來說,它屬于一個全新的挑戰。年少愛追夢,或許是注定的青春氣質。追求科技強國之夢,成為曾福泉這類留學人才的理想。時光荏苒,經過了并不算短的時間考驗與歲月打磨,身在海外的他,已躋身新材料領域最前端,成為一名擁有尖端技術,又躍躍欲試的專家。
2008年,曾福泉毅然辭去在英國的高薪工作,放棄了在英國優越的生活,他決定回國創造一番事業,創造自己的人生價值。曾福泉的內心,始終抱著一個信念,“不能讓自己的學識只停留在科研上,‘實踐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此后,他果斷把多年科研成果帶回國,并學以致用,用科技改變社會,用科技回報國家。
立業之初受挫折
回國后,曾福泉便創立了福建約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很快投入運營。金融危機的爆發,給公司運營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市場混亂、股市大跌、企業持續低迷,創業之初既面臨諸多困境,維持現狀即是第一個挑戰,遑論發展。增加投入使用高科技產品——液體色母,更成為一件奢侈的事情。但是,液體色母畢竟屬于他的核心產品,在往后的兩年里,曾福泉拓展市場屢屢碰壁。但他始終不曾放棄,“這一路艱難又充滿希望”,曾福泉如是說。雖然市場不好,運營艱難,但曾福泉并沒有減少對研發的投入。“一切信心還是源自產品,我相信寒冬過去,就是春天。”
守得云開見日出
2011年后,國家經濟發展好轉,企業回歸正軌。此時的企業,認識到了品質和科技的重要性。與一代的粉末色母相比,三代的液體色母使用工序更簡潔,色澤均勻、光澤性好,耐高溫、抗光解、環保無污染,達到了食用級標準。雖然,約克公司的液體色母價格要高出一代粉末色母許多,但依然成了諸多注重品質的企業的首選——康師傅、娃哈哈、達利園、紫江、得力文具等知名企業,都是約克的客戶。社會在不斷發展,推陳出新是必然趨勢,而科技則是一劑強力的助推劑。
有的放矢顯成效
作為一位科研者,曾福泉對色母技術認識十分獨到,他回國創業時,在科技方面,已遠超同行業的水平,但他并沒有滿足于現狀,他總會先去了解客戶的煩惱、聆聽客戶的需求,以此作為基礎,打造客戶最需要的產品。
作為國內液體色母技術第一人,他打破歐美國家的壟斷,填補了國內液體色母技術的空白,推動了液體色母在塑料行業的推廣和化纖在線染色的生產應用,業內人常稱曾福泉是“液體色母之父”,但比起科研的成果、產品的實用,這些身外之名對他似乎并不重要。
事業小有所成的曾福泉,并沒有一頭扎進商海之中,去把眼下的利潤做大最大化,而是始終堅持科研,他每年12%銷售額用于研發。曾福泉表示,創新和科技才是他企業最大的活力。
約克新材料研發的第三代色母,具有低碳環保、高色牢度等優點,可在抽絲設備上實現在線染色,即將投入使用。運用這項技術每生產1噸布料可以節約150噸的水,這看似簡單的數據,或許能帶來泉州鞋服產業的轉機,對環境保護有著非凡的意義。(文/涂志圣 正煒)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