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人物訪談»正文

風雨同舟30載 只為一捧醇香茶——劉協宗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8-12-18

人物名片劉協宗 安溪鐵觀音大師、福建牧云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福建省安溪縣牧云山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國家高級評茶師、國家初級茶園管理師、安溪縣茶質量審評評委厙評委、安溪農民講師團成員

人物印象:在劉協宗大師的茶葉店里,不管有沒有客人,他必定會泡上一壺好茶,細細品味。出生于安溪長坑一個普通的茶農家庭,早在1988年,中學時期的劉協宗便開始做茶,至今已有30年光景。

與茶結緣

上世紀70年代中期,在烏龍茶的發源地——安溪長坑鄉,一個普通茶農的家里,劉協宗出生。從小生長在茶香繚繞的環境里,自然對茶有特殊的感情。12歲,同齡人還處于天真懵懂的童年時光,劉協宗就開始學習制茶。


大人們揉1.5斤的茶球,劉協宗只能揉1斤的,“當時年紀小,體力、經驗都與老茶農相去甚遠”。雖然年紀尚小,但父親制茶嚴謹的態度卻沒有對劉協宗放寬要求。“制茶時茶葉要是掉在地上,多半就要跪地板了,烘焙沒做好,半夜都不能睡覺。”劉協宗至今還是個“夜貓子”,一方面是小時候學習制茶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常年制茶要把握時機。彼時制茶的每一道工序都是人工制作,劉協宗一天忙到晚,最多制茶5斤。制茶世家的傳承令劉協宗學習制茶的環境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加上興趣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他的制茶技藝突飛猛進。1990年,劉協宗的茶葉銷售價格達到了300元一斤。這對于一個尚未成年的中學生來說,無疑是張無可比擬的“獎狀”,多年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市場的肯定。

走出深山

1995年,劉協宗決定走出深山,看看茶山之外的世界,這一想法得到了父親的支持。于是劉協宗帶著茶葉,走出長坑鄉,幾經輾轉之后到了漳州。在鐵觀音還沒有打開市場的時候,被人稱之為“山茶”或是“溪茶”。1995年的劉協宗就騎著自行車,用鐵桶帶著“山茶”挨家挨戶去推廣。雖是屢屢碰壁,劉協宗卻不曾放棄,“我相信,好茶總會有被市場接受的一天”。兩年后,市場漸暖,劉協宗的茶葉店也走上市場,鐵觀音名聲越做越大,銷量越來越多。


開了6年的茶葉店,劉協宗表示,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品茶,“先品茶,后做茶,品出別人的優點,品出自己的不足。”2000年,看到市場的劉協宗回到安溪,承包茶山種茶。對于一個制茶人來說,茶山是他最大的財富。

以茶會友

2002年,待一切準備工作做足之后,劉協宗進軍安溪茶都。“我進來(茶都)之后,才發現這里高手云集,曾經我認為我的茶有一定的水平,那時我才發現自己不過是‘山野村夫’,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從此,劉協宗通過以茶會友,朋友之間相互切磋斗茶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制茶水平。劉協宗坦言,烘焙不好的問題困擾他多年,“我當時就去買茶都里面名人烘焙的茶,一口氣買了18個業內老師傅的茶,然后細細對比,找出我與他們之間的差距。”通過不斷鉆研的精神,終于克服烘焙這道難題。


2003年,劉協宗開始幫助部分貧困茶農。除了制茶,劉協宗的“茶癡”32年做過唯一的另一件事就是收徒。多年來,劉協宗累計培養了十八個徒弟,被戲稱為“十八羅漢”。有蘇維金(湖上茶葉研究會會長)、李榮輝(烘焙技術能手)、詹江海(高級評茶師,茶葉工程師)等人。“我希望通過這種一傳十,十傳百的方式,把握從父輩那繼承來的制茶精神、制茶技藝繼續傳承下去,希望把我們安溪鐵觀音發揚光大。”

至2009年,劉協宗制作的毛茶的批發價格達到了5000元/斤。2017年,劉協宗參加農民講師團,幫助更過貧困茶農。至2018年,劉協宗累計得到400多個茶賽獎項。

與茶共進退

劉協宗事業的起起落落與鐵觀音的市場狀況幾乎平行。在改革開放之初的“山茶時代”,學習制茶,懂的人喝,但不被大眾接受。2000年以后是盛行時代,市場火熱已經到了“好茶買不到”的程度。2011年以后,喝鐵觀音不健康的說法傳播,養生茶流行,鐵觀音“落伍”,經過了幾年的“火熱”,大自然的賦予由于被過度使用,生態遭到破壞。2017年以后,市場回暖,經過幾年的修生養息,茶山的生態得到恢復。


人物對話

記者:您認為安溪鐵觀音與其他鐵觀音的區別在哪里?

劉協宗:安溪作為鐵觀音的發源地,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獨特的“茶韻”是別的地方學不來也帶不走的。

記者:這么多年,對于您來說,鐵觀音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劉協宗:我們幾個兄弟姐妹是鐵觀音養大的,鐵觀音供我們吃喝,供我們上學,對于我來說,鐵觀音相當于我的再生父母,也是人生導師。風雨同舟只做茶,往后余生還做茶。

記者:您有什么特別的制茶技巧嗎?

劉協宗:制茶在一定程度上是“看天吃飯”的,每年的日照,降水,都會影響茶青的質量,曬青階段的天氣,如溫度、適度,都會影響到茶葉的成色。當然,許多人為的因素也會影響到茶葉的好壞,如搖青。我父親常常跟我說,第三次搖青就要達到自己的想要的效果,之后的都是小作修補。殺青的時機也是關鍵的一環,時機非常重要。所以我常跟我的徒弟說,不要讓數量耽誤了質量。做一行愛一行,這是最重要的,從茶山到茶杯,每一個環節都是木桶效應,每一個環節都容不得我們松懈。

來 源:泉州經濟網 責任編輯:涂志圣

相關新聞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视频中文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欧洲 |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久久 | 日韩国产欧美一级天堂 | 日韩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着 | 先锋资源手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