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案件類型占全部電信網絡詐騙發案的81%。傳統電話、短信詐騙方式已向網絡詐騙模式轉變。
泉州網1月21日訊 (記者廖培煌 通訊員李肇興 白炯昕)昨日,市公安局、市反詐騙中心、豐澤公安分局在市區寶洲街萬達廣場聯合舉行反詐騙宣傳月現場宣傳咨詢活動。當天,警方公布了2018年我市反詐騙“成績單”——全市公安機關共偵破各類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396起,打擊電信網絡犯罪分子1591人,挽回群眾經濟損失2000余萬元。
據了解,2018年,我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立案數比降3.73%,群眾損失金額比降5.71%,全市公安機關共偵破各類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396起,比升2.61%,打擊電信網絡犯罪分子1591人,比升11.18%,挽回群眾經濟損失2000余萬元。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總體實現“發案數、群眾損失數下降,破案數、打擊處理數上升”的“兩降兩升”工作目標。2018年,全市累計追繳并返還群眾被騙錢款1092.87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泉州市反詐騙中心民警介紹,經對2018年我市全年發案情況分析,目前高發的案件主要有五大類:貸款類詐騙(信用卡辦理及提額)、網購退款類詐騙、兼職刷單類詐騙、冒充親友領導類詐騙、冒充公檢法類詐騙。這五種案件類型占全部電信網絡詐騙發案的81%。傳統電話、短信詐騙方式已向網絡詐騙模式轉變。
貸款類詐騙
此類詐騙類型包含網上貸款詐騙、網上辦理信用卡、信用卡提額等,這一詐騙類型已成為2018年發案最多的案件,占所有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28%。
騙子以高額度、低利息、對征信沒有要求等為幌子,吸引受害人前往咨詢借款。之后就以放貸前需要各種手續費、保證金、補充銀行流水等借口,要求受害人轉賬匯款,導致不少人上當受騙。
今年1月10日下午,晉江的蔡女士在網上看到一家小額貸款公司的廣告,就與對方聯系。對方稱可以貸款30萬元,之后就以繳納保證金、激活賬戶費、刷銀行流水等各種借口,讓蔡女士不斷轉賬,最終騙了50多萬元。
網購退款類詐騙
騙子先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受害人信息及訂單詳情,通過電話或短信方式冒充網站客服或快遞客服,以快遞丟失、商品存在安全隱患或質量問題等為由頭,表示要向顧客退款。而后,一步步引導受害人進入釣魚網站,誘騙受害人輸入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信息,將卡內現金轉走,或直接發送支付寶、微信二維碼、借款平臺給受害人,從而實施詐騙。
2018年12月30日晚,晉江的胡女士接到自稱天貓“自然蘭”客服電話,對方稱胡女士購買的護膚品有問題可以退款,但需要開通螞蟻借唄。胡女士開通之后,對方又以手續費太高為由,要幫忙關閉借唄。胡女士轉賬1.8萬元后,對方以關閉失敗為由讓她繼續從其他APP平臺借款。胡女士按照對方的提示操作,共被騙走51600元。
兼職刷單類詐騙
騙子在各類社交網站、QQ群、微信群內發布各種高傭金的兼職招聘信息,一旦有人上鉤,騙子會稱任務完成后全額返還本金,每單還可抽取高額傭金,并在前幾筆小訂單中實現返還。等受害人連續支付大額“訂單”之后,騙子就會卷款而逃。
2018年12月27日,惠安的李女士在家中上網,一名自稱“娜娜”的女子通過QQ和她聊天。對方表示可以提供網上刷單兼職。李女士登錄相關網站,按照“娜娜”的要求將物品加入購物車但不付款,“娜娜”發送支付二維碼,李女士通過掃碼支付,共計付款81360元。后來,李女士要求退款不再刷單,被“娜娜”拉黑刪除,此時她才發現自己被騙。
冒充親友領導類詐騙
騙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受害人信息后,盜用受害人親友領導身份,以微信、QQ、電話主動聯系,獲取信任后以要辦事但要行賄、返還合同款項等理由一步一步誘導受害人匯款。這種類型受害人以中老年及白領、財務人士居多。
2018年12月29日,鯉城一公司財務部負責人徐女士上班時,有人通過QQ冒充其公司老板吳總,讓她用公司賬戶轉賬給“徐總”48.6萬元。徐女士未加核實,轉賬之后發現被騙。
冒充公檢法類詐騙
騙子以受害人涉嫌洗黑錢、身份被盜用于電信詐騙、拐賣兒童等為借口,要求受害人在電話中配合警方調查,騙子首先利用公檢法的威信力來擊破受害人的心理防線,接著用前期準備好的受害人資料信息令受害人更加恐懼,最后以清查資金為由,讓受害人銀行卡內的錢全部轉入其提供的所謂“安全賬戶”以證清白。
2018年12月30日,晉江的洪女士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表示是通信管理局的,稱洪女士名下手機號涉嫌詐騙,讓她配合調查,并以要清查其資產為由要求洪女士提供銀行卡密碼。洪女士按對方所說操作后,銀行卡被對方通過網銀轉走了365900元。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公檢法機關作為執法部門,不會使用電話方式對所謂的涉嫌犯罪等問題進行調查處理,不要輕信秘密辦案而聽人擺布。公檢法等部門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安全賬戶”,凡通過電話、短信要求您對自己的存款進行銀行轉賬、匯款的,或者聲稱進行資金審查的,請一概不要相信,防止上當受騙。在接到陌生人要求匯款轉賬的電話時,要立即掛掉電話,及時與家人或者公安機關取得聯系,第一時間識破騙局,防止財產損失。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