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泉州海關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泉州市共出口茶葉1708萬元、同比增長7.44%,以安溪鐵觀音為代表的茶葉產品正走出國門,獲得國際認可。
統計顯示,目前已有八馬、中閩魏氏、華祥苑、三和等50多家泉州茶企勇闖海外。這些茶企紛紛在海外設立分公司、辦事處或營銷處,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的進一步提升,安溪政府部門及茶農茶商積極響應政策,立足環境保護,保證品質,持續優化茶葉種植、采制等方面工作,令鐵觀音整體市場銷售呈現欣欣向榮的趨勢。
“出海”拓展 經貿合作
目前已有八馬、中閩魏氏、華祥苑、三和等50多家泉州茶企勇闖海外;這些茶企紛紛在海外設立分公司、辦事處或營銷處,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安溪茶自古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中國符號。近年來,安溪茶產業始終堅持“放眼國際、兼納百茶、固本培元、搶占高端”的發展方向,不僅創造了茶園總面積、茶葉產量、涉茶產值、受益人口等多項全國第一,而且成功抱團登陸歐美茶葉高端市場,納入中歐地理標志保護合作協議產品清單。記者從安溪縣委宣傳部了解到,目前安溪鐵觀音已在46個國家和地區完成商標注冊,提升了安溪鐵觀音的國際知名度和行業品牌度。
在業界人士看來,海外市場對中國茶、福建茶的認可度正在全面提升。泉州茶葉和茶企要想取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必須將自主品牌投向廣闊的海外市場。統計顯示,目前已有八馬、中閩魏氏、華祥苑、三和等50多家泉州茶企勇闖海外。這些茶企紛紛在海外設立分公司、辦事處或營銷處,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八馬以茶葉出口起家,近年來在不斷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也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八馬茶業福建區域市場專員徐秋艷告訴記者,除了與日本及東南亞國家等主要出口國的企業繼續保持經貿合作,2017年,八馬茶業還與毛里求斯開展“攜手‘一帶一路’ 共享一杯好茶”,與毛里求斯本土最大茶企攜手合作,開拓非洲市場。
“自從與法國埃羅省佛羅倫薩克市建立友好城市關系后,安溪便組織安溪鐵觀音集團、八馬、華祥苑、中閩魏氏、冠和等茶葉龍頭企業同法國的葡萄酒莊園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茶酒對話’活動,學習借鑒葡萄酒莊園生產經營模式,并就安溪鐵觀音歐洲市場開拓、茶酒文化等進行深入交流。”安溪縣茶管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安溪縣積極對接,主動參與,以茶為媒,不斷豐富對外聯誼聯絡形式,全面加強與“一帶一路”主要茶葉消費國和茶葉國際組織的經貿合作,以茶葉品牌的跨國經營加快安溪茶業國際化步伐。
“修內功”
創優品質
目前安溪的茶企基本上都擁有自己的生態茶園和生產基地;全縣有30多萬畝茶園推廣“企業+基地”或“企業+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
茶業是安溪最大的支柱產業和民生產業,80%的人口從事跟茶葉有關的行業。記者從安溪縣委宣傳部了解到,2018年,安溪全縣涉茶總產值增至175億元,連續10年位居全國重點產茶縣首位。
成績背后,離不開安溪對茶葉質量的嚴格把控。記者了解到,為引導安溪鐵觀音大師和名匠更好服務安溪茶鄉,安溪著力組建4個安溪鐵觀音大師服務隊。近日,首屆安溪鐵觀音大師李金登與其名匠團隊,來到自己掛鉤幫扶的省級貧困村西坪鎮龍地村與茶農探討茶園管理與建設。“如今正值春季茶園管理的關鍵時節,這幾天我們經常下鄉為茶農講解茶園種植規范”,李金登告訴記者,去年加入安溪鐵觀音大師服務隊后,他便與其團隊積極幫助茶農提高茶園管理以及制茶技術水平,提高茶葉質量,增加茶農收入。“經過團隊的悉心指導幫扶,村里的茶農以前一斤茶葉賣十多元,現在都賣到五六十元,還有的甚至能賣到100多元。”
“現在勞動力越來越緊缺,茶農要科學管理茶園,茶樹要留高、稀植,套種名貴的花果樹,以后的投入成本低,茶葉品質會更好。”第二屆安溪鐵觀音大師劉金龍表示,他在向掛鉤鄉村講解茶園管理時,著重講解了茶園的科學管理方法。
越來越多安溪茶企認識到茶葉質量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幾年來,安溪縣的茶企對茶葉質量安全高度重視,并付諸行動。據悉,目前安溪的茶企基本上都擁有自己的生態茶園和生產基地。全縣有30多萬畝茶園推廣“企業+基地”或“企業+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
“公司建有審評室、理化檢驗室、衛生檢測室,以及初制加工試驗室、烘焙試驗室等多間實驗室,擁有固定研究人員25人,其中高級職稱15人。”徐秋艷告訴記者,通過自有科研團隊,八馬把研發成果快速轉化形成產品,而公司的自動化生產線也已經從第一代進化到了第五代,通過自動化設備提高生產效率,標準化生產流程,八馬的茶葉生產品質與產量得到了雙重保障。包括八馬茶業、安溪鐵觀音集團等品牌茶企不惜投入巨資,建立茶葉檢測實驗室,承擔省烏龍茶質量與安全控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企業建立實驗室,引進先進檢測設備,基地自產及收購于合作社的原料都要送到實驗室,批批嚴檢。所有成品出廠前,還要先經過嚴格的農殘、化學、重金屬、微生物等檢測,一旦一項超標,整批次都出不了大門,整個過程要10天左右。
“幾年前我們就花費巨資建設自己的生產基地,強化對茶葉質量進行全面的把控,爭取做到從源頭把好質量關。”據中國茶都真味閣茶店負責人王新文介紹,近年來茶葉的質量安全已經成為茶企共同面對的課題。“質量安全年檢愈發嚴格、合作伙伴愈發重視,包括網上商城這一塊,對產品質量要求都很高。企業要更好發展,只能把質量安全放在首位。”他說。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