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6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福廈泉國家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納入國家全面創新改革布局。轉眼兩年多時間,泉州市已推出42項全國、全省首創的改革創新政策舉措,其中13項被列入向全省復制推廣清單。愛拼敢贏的泉州人,從重點推進到全局鋪開,從建章立制到成果突破,掀起了產業創新的浪潮。
高新園區
引進國家大基金實現泉州芯谷從無到有
從引進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成立安芯基金,到探索共建泉州半導體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推動國家大基金為第二大股東的三安光電落地南安,最后成功獲批成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泉州芯谷“教科書”般地書寫了一部高新園區的成長記。日前,作為我市首創舉措,“引進國家大基金共建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被省科技廳納入第二批可復制推廣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舉措清單,向全省推廣。
與此同時,作為這一舉措的成果,泉州芯谷核心區——南安分園區建設現場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為加快項目進度,南安分園區在征遷、規劃、建設、招商等方面采取交叉作業方式;建立“12小時審批制”,高質高效推進各項工作;泉州芯谷還成立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園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南安市芯谷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等,為園區和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投融資保障;泉州市政府專門成立南安分園區指揮部,為園區規劃建設提供組織保障。
在此推動之下,三安項目(含周邊地塊)不到4個月便完成近4000畝征地、1000多畝荒料石搬遷,遷移墳墓3000多個,目前三安高端半導體相關項目將試投產。此外,園區5萬噸工業污水處理廠(首期2.5萬噸)主體結構已完成,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即將試機。園區的214畝人才房、國際商務酒店等項目均已進場施工。
研發平臺
“一院一策”模式高效引進一批高校院所
不久前,國家發改委正式發文,依托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建設的“電機驅動與功率電子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成功獲批。“這是福建省相關領域的首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市科技局綜合科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我市一些重大科研平臺頻傳喜訊,再次驗證了‘一院一策’模式的成功。”
“我們擁有龐大的制造業基礎,但是科技研發一直是產業發展的軟肋。引進高端平臺恰恰可以有效地集聚人才、資金、技術等科研要素為我所用。而面對全國各地的激烈競爭,一份政策‘通吃天下’的常規引進辦法是行不通的。”該負責人介紹,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后,為了更好地集聚和引進高端創新資源,我市創新“一院一策”模式,在人才引進、平臺建設、成果轉化、規劃用地、經費支持等方面按照各高校院所的不同需求,為其量身打造扶持政策。“人才方面,我們有人才‘港灣計劃’用于解決人才的住房、醫療、教育等需求;資金方面,我們可以給予平臺最大限度的財政資金支配權;成果轉化方面,我們可以提供廣泛的企業資源促進其成果落地轉化……”
需求是相互的,著眼于我市產業發展的實際,并非所有平臺都“來者不拒”。據介紹,依據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我市瞄準了智能制造、新材料和新一代通訊技術等領域,已引進共建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泉州華中科技大學智能制造研究院、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術研究院、泉州南京大學環保產業研究院等一批高端平臺,目前這些平臺都已在泉注冊法人實體并開始運營,實行理事會下的院長(所長)負責制,通過專業化運營,已開展300多項產學研合作項目。
創新主體
首創“瞪羚計劃”培育高成長性科技企業
近年來,我市加快培育以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瞪羚企業為核心的創新群體,去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508家,比增三成。這其中,全省首創的“瞪羚企業”培育計劃(簡稱“瞪羚計劃”)發揮了重要作用。
“‘瞪羚’是一種善于跳躍和奔跑的羚羊,業界通常將高成長中小企業形象地稱為‘瞪羚企業’。”市科技局泉州高新區創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隨著“瞪羚企業”的成長對經濟拉動作用顯現,全國各地陸續出臺相關扶持政策,而我市早在2017年就在全省率先實施“瞪羚計劃”,出臺“瞪羚企業”培育工作方案,并于去年遴選出42家科技型企業為“瞪羚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
“瞪羚企業”的遴選過程備受業界關注。據介紹,“瞪羚企業”具有成長速度快、創新能力強、專業領域新、發展潛力大等特點。“因此考核企業時,為力求專業性和說服力,我們是以企業規模和效益作為基本指標,在此前提下,滿足研發投入、知識產權、研發平臺等創新能力指標較多的企業優先入選。入庫的企業除可享受最高50萬元的銀行貸款貼息補助外,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創新平臺建設、企業研發投入補助、科技計劃項目申報等方面還將享受多重扶持。”該負責人說。
值得一提的是,剛落幕不久的2018泉州經濟年會,以42家“瞪羚企業”為基底進行“優中選優”,通過指標的量化考核、專家的技術評審首次評選出了“十佳高成長性科技企業”,將“瞪羚計劃”引向深入。(記者 王樹帆)
原標題: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獲批兩年多 泉州42項“首創”掀起創新浪潮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