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色,茶鄉吐綠滿庭芳。20日是二十四節氣里的谷雨,福建省安溪縣在云嶺茶莊園舉辦“茶者匠心,國飲飄香”2019安溪開茶節暨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啟動儀式,安溪12座名茶山同時開茶,開啟一年茶豐收,將安溪鐵觀音推介給全世界。
快板說茶,茶舞表演,書香傳藝,茶歌對唱,祭拜茶山,喊山開茶,技藝展示……這是安溪縣首次大規模喊山開茶,共慶盛典,敬畏這份自然的饋贈。
敲鑼啟動、喊山開茶儀式現場。劉伯怡攝
此次開茶節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安溪縣人民政府和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共同主辦,中國制茶大師、安溪鐵觀音大師、名匠,安溪鐵觀音制茶工藝大師,茶企代表、茶葉專業合作社代表,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參賽選手代表,10余萬安溪茶商,80萬涉茶安溪茶人線上線下共享茶屆盛宴,觀茶山綠色,品茶者匠心,喝安溪好茶,享美好生活。
喊山開茶開啟春茶采摘上市熱潮
“開茶咯!”當天上午10時許,在中國制茶大師王藝生、劉遠明、林陽順的一陣敲鑼聲中,中國制茶大師魏月德特有的吶喊聲,喚醒了沉睡的大山,拉開2019安溪開茶節喊山開茶的帷幕。
“開茶嘍!開茶嘍!”50名采茶人傳遞采茶口信,現場舞龍、舞獅舞起,開啟300個采茶人共同采茶的壯觀景象,讓安溪茶文化人文意義更加突出,讓茶文化的經濟價值更加提升。
秋冷早,春來遲。經過一冬的蜇伏,大半年的修養生息,每棵茶樹都可謂是養精蓄銳。隨著開茶節的啟動,即將由安溪的制茶師們制作出今年的好茶,為世人奉獻芬芳,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上一份厚禮。
“喊山開茶”后,循著悠揚的茶歌,茶姑娘拿起竹簍,走向茶園,纖手在茶葉中“跳躍”,將安溪鐵觀音輕輕掰下,用她們的指尖觸碰茶葉脈間的春意流動,傾聽每一片茶葉的呼吸與心跳。
茶是大自然對于安溪的恩賜,需要所有安溪人的共同呵護和尊敬。安溪人將茶融入血脈,融入生活,禮敬茶葉不可或缺。
“喊山開茶”儀式之前,四名安溪鐵觀音大師李金登、王清海、劉金龍、劉協宗代表安溪茶人以一杯清茶敬天敬地敬茶圣,表達他們對大自然的敬畏與感恩之情。
“東海水深出龍蝦,安溪山高出好茶,兄弟朋友佮人客,請到阮厝啉好茶!”現場,富有安溪特色的閩南語現場快板說茶,令嘉賓們如癡如醉,深深感受到安溪人的熱情好客。
一縷醇香捧與君,甜了友誼醉了心。茶舞表演《倩影飄香》,茶歌對唱,舞龍舞獅在茶園間穿梭,像一條飄逸的玉帶,鑲嵌在茶園里,構成這個春天最美的風景。置身于安溪茶園的風情畫卷中,極具安溪本土的茶民俗表演讓現場嘉賓和游客大飽眼福,不僅感受到安溪源遠流長的海絲茶韻,更加感受到清新生態的綠色安溪和鐵觀音采摘上市的熱潮。他們紛紛驚嘆于“原來安溪鐵觀音茶文化是如此富有文化內涵的美的享受”。
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在茶香裊裊的莊園里,參加活動的領導和嘉賓啜一口茶湯,讓香氣和回甘在口齒間流連,流連忘返 ,紛紛加入到采茶行列中,在霧氣朦朧中,采下一朵朵肥碩的安溪鐵觀音春茶,感受最春天的茶香和最綠色的安溪。
據悉,“喊山開茶”是一種傳統采茶民俗,既用以統一采茶時辰,也借此喚醒萬物,祈求風調雨順、茶葉豐收。
福建安溪是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世界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安溪茶自古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中國符號。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安溪茶產業始終堅持“放眼國際、兼納百茶、固本培元、搶占高端”的發展方向,不僅創造了茶園總面積、茶葉產量、涉茶產值、受益人口等多項全國第一,而且成功抱團登陸歐美茶葉高端市場,納入中歐地理標志保護合作協議產品清單。品牌茶企頻頻亮相國際舞臺,成為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等一系列重大外交、經貿活動的茶敘用茶。
截至目前,安溪縣茶園面積達60萬畝,年產量6.5萬噸,涉茶總產值175億元,連續10年位居全國重點產茶縣首位,安溪鐵觀音連續3年位居中國品牌價值茶葉類第一。福建省首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花落安溪,國家茶葉質量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雙雙通過考核驗收,讓安溪茶業的“二次騰飛”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吹響號角
規格高、獎金高、水平高、透明度高,受到中國茶行業矚目的“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在2019安溪開茶節現場,再次吹響了號角。
茶者匠心,國飲飄香。為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傳承安溪鐵觀音傳統制作技藝,推動茶產業可持續發展,助力安溪茶產業“二次騰飛”,開茶節同時啟動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力求打造一批集種茶、制茶、評茶、說茶等各項技能于一身的實力派安溪鐵觀音大師與名匠,加快培育安溪縣茶業人才隊伍。
與上兩屆相同,此次大師賽將評出“安溪鐵觀音大師”兩名,各獎勵工作研究經費100萬元;“安溪鐵觀音名匠”8名,各獎勵工作研究經費5萬元,并扶持“安溪鐵觀音大師”“安溪鐵觀音名匠”建立大師(名匠)工作室,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引導安溪鐵觀音大師和名匠更好服務安溪茶鄉。
書香傳藝。啟動儀式上,前兩屆的安溪鐵觀音大師李金登、王青海、劉金龍、劉協宗,向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參賽代表贈書傳藝。
接過這些書,接過的是相傳的薪火,是對傳統的那份堅守,對茶業的那份熱愛那份執著,共同傳承好、發展好傳統制茶技藝,為安溪茶產業的發展注入硬核動力。
“連續兩屆的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政府以‘真金白銀’重獎安溪鐵觀音大師,推動弘揚安溪鐵觀音傳統制作技藝。”第三屆參賽選手代表王木輝表示,將會繼承前兩屆大師們的匠心精神,回歸傳統,全力以赴,讓安溪鐵觀音飄香天下。
喊山開茶儀式吸引者世界各地茶客參加。劉伯怡攝
茶業是安溪最大的支柱產業和民生產業。歷屆安溪縣委、縣政府將茶產業作為經濟社會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倡導“不忘初心、堅定信心、秉承匠心、上下同心”,全面推廣莊園化、去冰箱化、地標化、標準化,深入推進茶業供給側改革,走好安溪茶產業“二次騰飛”的長征路。
從2017年開始,安溪縣大膽創新,首次設置百萬大獎,已經連續兩年舉辦了“茶者匠心·國飲飄香”安溪鐵觀音大師賽。進一步弘揚安溪茶人的“工匠”精神,傳承安溪鐵觀音傳統制作技藝,豐富茶文化內涵,助力安溪茶產業“二次騰飛”, 在全國茶業屆樹立起新的風向標。
據了解,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在第二屆的比賽流程上,還將加入“烘焙評比”環節,大師賽組委會總負責人劉青洲表示,這是為了引導安溪鐵觀音傳統工藝的傳承和發揚,也是為了培養綜合素質更高、更全能型的安溪鐵觀音大師。
積極主動發動,爭先恐后報名,全力以赴備戰……目前安溪24個鄉鎮選拔賽已經開啟,一大批安溪制茶匠師們,早已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硝煙已起,群雄逐鹿,3057平方公里的茶鄉大地空氣中彌漫著人人愛茶學茶、人人懂茶講茶的濃烈氛圍和如火激情。
茶莊園打造產業融合新業態
曬青、涼青、搖青、殺青、包揉……現場,安溪鐵觀音大師精彩展示安溪鐵觀音的傳統制作工藝,讓嘉賓和茶客們大飽眼福。安溪鐵觀音獨樹一幟的制作技藝引起他們的極大興趣,爭相與大師們合影留念,留不住時光,但留下美好瞬間。
活動現場設置了“云嶺茶生活”游客互動體驗環節,包含茶葉采摘體驗、制茶工藝體驗、“網紅茶園打卡”攝影、安溪特產及茶食品體驗、品茗休閑等活動,現場來賓和游客在莊園里充分感受茶莊園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魅力和先進經驗。
本次活動的舉辦地點在安溪云嶺茶莊園,其前身為國營蘆田茶場,是安溪最早的國營茶場之一。云嶺茶莊園是安溪縣為踐行“四心四化”發展理念而全新打造的茶莊園典范,是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示范點,集生產加工、茶文化傳播、研發創新、旅游觀光、休閑體驗為一體。
近年來,安溪借鑒引進葡萄酒莊園經營模式,在全國最早探索茶莊園業態,充分展示文化內涵及功能。除了云嶺茶莊園以外,截至目前,安溪縣已初步建成華祥苑、高建發、譽豐國心、中閩魏氏、添壽福地、冠和、德峰、八馬、綠色黃金、三和等10幾家上規模上檔次的茶莊園,魏蔭茗茶、年年香茶業、高鼎茶業、大自然茶業等20家茶莊園已建成或正在抓緊建設中。茶園莊園化管控茶園達28萬畝,占全縣茶園面積47%。
安溪首創的茶莊園模式,不僅僅是一種簡單寬泛的莊園概念,更是包括營銷理念和品牌戰略在內的整套經營模式,是組織創新、管理創新、業態創新的綜合體。莊園包含種植、加工、培訓、旅游、茶文化展示等全產業鏈內容,使鐵觀音從第一產業成為一、二、三產業并蓄,產業鏈整體發展。
“下一步,安溪將繼續深入實施茶業莊園化戰略,著力推進茶莊園品牌化、個性化、高端化、體驗化。”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表示,至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生產方式綠色、經濟效益顯著、輻射帶動有力的“金牌茶莊園”,莊園化、集約化管理的茶園占全縣茶園面積的80%以上,更好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