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服裝品牌領軍者堡獅龍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盈利預警。根據截至今年4月30日的十個月綜合管理賬目,集團虧損約9200萬港元,主要由于集團經營的核心市場氣候異常以及消費意欲低迷。自2014年以來,這家昔日的香港服裝零售業巨頭就走上下坡之路,如今來看,堡獅龍的前路越發艱難。
自2014年開始,堡獅龍的業績便有些不如人意。公司2014年至2017年年度利潤分別為1.27億港元、1.15億港元、2500萬港元、488.6萬港元,利潤連續下滑。2017年開始,堡獅龍更是出現虧損。數據顯示,2017年7月初至2017年年底,堡獅龍股東應占溢利同比暴跌169.94%,虧損1182.2萬港元;而截至2018年的整個財年,堡獅龍股東應占溢利虧損擴大至2897.2萬港元,同比下滑692.96%。
今年2月,堡獅龍發布的2019年中期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六個月內,該公司實現收益8.75億港元,同比減少10.13%;毛利4.57億港元,同比減少10.71%;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2574.8萬港元,同比擴大117.80%。對此,集團歸因于天氣和消費意愿低迷。
同時,2018年6月至12月期間,堡獅龍旗下特許出口業務凈增114間店鋪,拓展至27個國家。截至2018年12月31日,堡獅龍業務遍布全球31個國家和地區,店鋪總數為1063間,半年內凈增加125間門店,絕大部分為特許經營店。其中,中國大陸店鋪數目由此前的164間上升至177間,且全部為直營店。大量開店似乎是堡獅龍試圖自救的辦法之一,但從目前虧損狀況來看,門店數量的增加并未帶來經營狀況的改善。
業績下降以及盈利預警的出現使得堡獅龍失去資本市場的青睞,股價長期呈現下滑趨勢。自2019年以來,堡獅龍的股價一直在0.3港元下徘徊,而上次股價超過0.3港元還是在2018年7月。
其實不止是堡獅龍,曾經并稱為港資服裝品牌三巨頭的另外兩家——佐丹奴和班尼路的日子同樣也不好過。對此,優意國際品牌管理(北京)有限公司CEO楊大筠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創新和品牌培育的不足。楊大筠表示,香港是一個國際貿易港,香港商人的經營思路是易貨貿易,這種思維在品牌培養和產業落地推廣上均有不足。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