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中國白”再出發——2019“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論壇在“世界瓷都”福建德化縣舉行,中外藝術家共話“中國白”陶瓷藝術發展。
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德化白瓷“白如雪、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有著“中國白”的美譽。宋元時期,從泉州刺桐港出發,德化白瓷沿“海上絲綢之路”輸往歐亞大陸,頗受當地貴族青睞。
“基本上在歐洲的博物館,我們都可以看到來自德化的陶瓷藝術作品。”法國賽努齊博物館前館長、法國博物館遺產總監克里斯蒂娜·清水認為,面對新的挑戰,德化陶瓷創作必須竭盡全力推陳出新,既要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突破,還要創新自己的文化,讓陶瓷藝術品成為文化展示的載體。
“德化的瓷器,非常潤,讓人感覺有水會滴下來。”國際陶藝學會副主席、紐約大學教授、博士朱迪思·施瓦茨說,在德化陶瓷博物館的作品中,她看到了“中國白”的表現力,從白瓷的可塑性、延展性,到新生代藝術家的涌現都令人振奮。她建議,德化可以邀請更多資歷深的藝術家來駐地創作,加強交流,深入探索,讓更多藝術家擁抱德化瓷器、德化的陶瓷藝術氣息。
據悉,第二屆“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于2018年9月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期間啟動。大賽評審委員會主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系主任白明教授表示,大賽組委會選取了中國在世界上具有影響力和極高藝術識別度的“白瓷”作為主題,鮮活地呈現了全世界的藝術家對“中國白”的理解、認識與表達。他說,曾經給世界帶來如此美妙的“中國白”,不只是過去的影子,它讓大家產生新奇的聯想,往更加開放、包容的創新領域發展。
本次論壇還舉行了《“中國白”再出發》書籍首發儀式,由泉州瓷路藝術發展中心向德化陶瓷博物館授書;德化縣陶瓷發展委員會、泉州瓷路藝術發展中心共同與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德化職業技術學校簽署了《“中國白”國際駐地項目合作備忘錄》,并舉行“中國白國際藝術家駐地創作交流基地”授牌儀式。(王雄 林婉清)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