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2018年,泉州第三產業(服務業)增加值從0.50億元擴大到3381.16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增長了1351倍,年均增速達11.4%。
服務業成經濟發展穩定器和主動力,1952年—2018年——
泉州第三產業 增加值增長1351倍
根據日前市統計局發布的泉州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新中國成立70年來,泉州服務業蓬勃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逐步成長為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和主動力。
1952年—2018年,泉州第三產業(服務業)增加值從0.50億元擴大到3381.16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增長了1351倍,年均增速達11.4%。 □記者蔡紫旻 通訊員曾開灶
2012年-2018年:
連續突破2000億元、3000億元大關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86年以后,服務業進入發展“快車道”。1986年至2011年25年間,泉州服務業實現大跨越,服務業增加值突破千億大關,從7.70億元增加到1467.88億元,增長了75倍,年均增長18.1%。生活性服務業進一步壯大,生產性服務業得到較快發展,軟件、信息、金融、電子商務、健康服務、房地產等新興行業日益興起,初步形成了比較健全的服務業行業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泉州以信息、互聯網為標志的新興服務業進入加速期,新興服務業與傳統產業融合所產生的新經濟層出不窮,服務業對經濟的貢獻處于快速上升期。2012年到2018年短短6年間,泉州服務業增加值實現兩連跳,突破2000億元、3000億元大關。
2015年:
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開始超過二產
新中國成立70年,泉州服務業對國民經濟各領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不斷提升,到2017年接近五成,成為經濟增長穩定器和推動力。
1952年—2014年,泉州的工業增速幾乎年年領跑三次產業。隨著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以“互聯網經濟”“文化創意”“旅游休閑”“金融業”等為代表的新興服務業蓬勃發展,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逐年提升。2015年,泉州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開始超過第二產業,成為泉州經濟提升主動力。2018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5%,高于GDP增速0.6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0.8個百分點。
從規模上看,1952年,泉州服務業增加值僅為0.50億元。至2008年,泉州服務業增加值用了59年時間突破1000億元,僅比工業多用2年;2014年突破2000億元后,又用了4年時間突破3000億元,僅比工業多用1年。2018年,泉州服務業增加值3381.16億元,是2012年的2.0倍,比同期工業多擴大34%,服務業企業發展集聚效應凸顯。
近年來:
全市新經濟層出不窮
隨著服務業的轉型升級,全市新經濟層出不窮。2012年以來,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帶來社會生活的重大變革,推動了服務業轉型升級。泉州服務業中知識密集型企業市場優勢凸顯,“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創意產業”等新業態、新模式服務業層出不窮。2016年,泉州新上線“泉州購”“跨境通”等電商平臺。2018年,網商虛擬產業園入駐單位超9000家。
根據規模以上服務業統計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泉州規模以上商務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26.6%,文化藝術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48.8%。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