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綜合»正文

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開幕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9-11-24

 

 

與會領導嘉賓共同為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揭牌。東南網記者 陳培源 攝

泉州經濟網(11月24日)訊: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藝術節重要活動之一的“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于 11月23日在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幕。來自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的28個國家(地區)近170位傳承人、藝術家和國內外嘉賓共同見證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揭牌開館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啟動。

據了解,本次展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泉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執行。展覽展示以“一條海上絲路,萬千非遺瑰寶”為主題,秉承“展示、交流、合作、共享”的策展理念,集中展示非遺大師們的匠心精神和立足于向往美好生活的獨特藝術創造。

泉州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首屆東亞文化之都、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擁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461個,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4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4個,是全國唯一擁有聯合國三大類“非遺”項目的城市(泉州南音、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入選“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木偶戲傳承人培養計劃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被譽為記載海上絲綢之路的“活化石”。

近年來,泉州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論述,保護好、傳承好、發揚好泉州“非遺”瑰寶。硬件方面,已完成 “十百千基礎工程”,建成1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10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傳習中心)、1000個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示范點。軟件方面,踐行“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活態傳承理念,建立四級名錄保護體系,推動非遺進校園、進社會,開展生產性保護和開發利用,讓非遺融入千家萬戶生產生活。

泉州市市長王永禮表示,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將延續展示、傳承、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功能,努力打造成為海絲沿線國家非遺參觀學習、教育培訓和交流展示的重要基地。他希望,通過此次非遺展的舉辦,進一步促進非遺保護工作繁榮發展,并通過藝術交流、學術研討,深度挖掘和闡發穿越時空、跨越國界、永恒魅力的千年海絲文化。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張玉紅表示,福建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群芳競艷,是我國非遺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泉州是閩南文化的核心區和發祥地,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交相輝映。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和發祥地,依托“海上絲綢之路”的區位優勢,主動加強與海絲共建國家的人文交流,在夯實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上先行先試,展現了泉州“千年潮未落,風起再揚帆”的持久魅力和嶄新作為。

據悉,本次展覽不僅能欣賞到泉州本土48個非遺代表性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將近500多件作品,還可以體驗國內各省市60多項非遺精品,以及來自國外11個國家體現本國藝術最高水平的17個非遺精品。其中,自意大利的西西里手繪馬車,土耳其的濕拓畫和伊茲尼克藝術陶瓷,突尼斯的手工掛毯和紅珊瑚,南非的獸皮畫,印度的卡拉姆卡里和傳統陶器,約旦的馬賽克拼貼,科威特的蛋雕,泰國的孔劇面具和五彩瓷,韓國的紙繩子編織,馬來西亞的蠟染,伊朗的手工地毯等國外17個非遺項目和大師,現場向觀眾表演和講述相關的文化和技藝。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非遺館首次開館展覽,以《物華之美-民間瑰寶》《泉腔之韻-晉唐遺響》《民俗之風-濃情閩南》《天工之巧-匠心營造》四部分,集中展示泉州市十大類別48個非遺代表性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的作品共500多件。展覽展示旨在弘揚和傳播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多彩和獨特魅力,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為現代社會增添光彩,給人們生活帶來美好的精神享受。(文 張少君)

來 源: 責任編輯:傅少鋒

相關新聞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一线精品精品在线观看 | 天堂亚洲性爱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五月天久久伊人 | 日本新一二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 婷婷精品视频在线中文字幕 | 三级中文亚洲精品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