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活動之一的“一帶一路”藝術演出周系列演出正在進行中,來自多個國家的樂團為泉州人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表演,24日晚,“波蘭音樂珍品”音樂會在臺商區華光學院精彩上演。
(泉州廣播電視臺 王真真)
“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在臺商區華光學院的音樂廳門口,在我身后的音樂廳里面,三位來自波蘭的音樂演奏家們,正在為我們帶來非常美妙的音樂表演,現在我們可以感受到氛圍是非常悠揚安逸的,現在就讓我帶大家到現場看一下。”
樂團組織者瑪利亞·波諾米斯卡博士,是波蘭克拉科夫音樂學院的教授,也是該樂團的主唱、作曲家。演出在低沉悠揚的曲風中開始,中途,瑪利亞換了一把樂器,曲風變得歡快跳躍。幾首曲子之后,瑪利亞向大家介紹了波蘭的幾種傳統樂器。這些樂器之前已經消失了幾百年,在近20年里,才通過樣品或圖像重新組建,重現精彩。
(華光學院學生 楊鵬鋼)
“比較像小提琴和二胡的結合體,因為長相比較像小提琴,但演奏方式卻是二胡的感覺,同時也兼備了兩者的優點,像優雅啊滄桑這樣的感覺,有點像天空之城的感覺,像遠方傳來的歌聲,心情比較寧靜的感覺。”
瑪利亞的樂團正在實施“龍與鷹——中國和波蘭音樂寶藏”項目,主要演奏、研究波蘭音樂作品。此前,她曾多次來到泉州,致力于在中國推廣波蘭古音樂,也把泉州南音帶到波蘭,推動中波文化交流。除了演奏波蘭傳統音樂、波蘭民歌之外,其樂團還特意帶來了一首《泉州之秋》,致敬泉州南音音樂,表達對泉州的喜愛之情。
(波蘭Maria Pomianowska樂團團長 Maria Pomianowska)
“我喜歡泉州,所以我來了很多次,我在這邊有很多的朋友,我喜歡這里的食物,作為音樂學院的教授,我也跟這里的大學合作,很多相關專業的學生,都成了我的朋友,跟著我一起做項目,我和學生們一起創作了一首《泉州之秋》,因為我非常喜歡泉州的秋天。”
瑪利亞告訴我們,23日他們已經在晉江音樂廳進行了一場演出,吸引了不少家庭到現場觀看,但在推動古老音樂的傳播中,他們遇到更大的困難是如何吸引年輕學生們的注意力,為此,樂團里增添了不少年輕血液。
(波蘭Maria Pomianowska樂團團員 Hubert Giziewski)
“這是我第二次來泉州,我很高興我們的波蘭音樂,能跟當地的南音音樂進行交流 。”
這樣的藝術盛宴是無需門票的,市民朋友們可以搜索一帶一路“藝術演出周”相關內容,到現場去感受異域風情。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