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為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的核心項目,“第六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展演”在全市多個學校、劇場上演。上午,一個意大利木偶劇團來到了石獅林邊小學,這個劇團,只有一個人。
【泉州廣播電視臺 孫巍桐】:
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石獅市的林邊小學,這里正在舉行第六屆泉州國際木偶節的活動,這里是分會場之一,來自意大利的表演團隊,正在里頭進行表演。從現場可以看到,有很多小朋友是熱血沸騰,情緒高漲。我們可以去采訪一下現場的小朋友,看他們為什么這么開心呢?
看了一會兒,我感覺到我和小學生之間絕對存在代溝。因為……我好像沒看懂,而他們,簡直笑翻了。
【泉州廣播電視臺 孫巍桐】VS【石獅市林邊小學學生】:
你覺得這個木偶劇好玩嗎?好玩。
為什么好玩?因為很好笑。
是哪個角色讓你覺得特別好笑?那個穿白衣服的。它特別搞笑。
那你覺得這里面哪個角色讓你覺得特別喜歡?那個“鵝鵝鵝”的那個。
什么“鵝鵝鵝”,明明是“嘎嘎嘎”。這個白衣服的木偶應該是男主角,一直在花式打怪,并且發出鴨子一樣的叫聲。
(石獅市林邊小學學生)
聽不懂。就聽到他說,“大媽,大媽,大媽。” 白色衣服的木偶經常說,“你別動,你別動。”
(石獅市林邊小學學生)
“應該主角在流浪,碰巧遇到很多人。那些人應該是路過的,有矛盾了。”
這個理解對不對,還是來問問木偶劇團的團長,兼導演演員道具場務——意大利木偶演員詹盧卡老師。對,整個劇團,其實就他一個人。
(意大利木偶演員 迪馬泰奧·詹盧卡)
“和很多傳統技藝一樣,這個木偶劇講了很多人性的東西。我們可以學習怎么去對抗恐懼,就像木偶與狗,與鬼魂的較量。”
詹老師說,男主角是個半人半神,叫做普爾奇內拉,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木偶戲里的經典角色,象征著那些表面看起來傻乎乎,但是能夠在各種勢力中機智周旋的小人物。詹老師鉆研木偶表演二十多年,他說,自己手中的普爾奇內拉,也吸收了中國木偶的一些內容。
(意大利木偶演員 迪馬泰奧·詹盧卡)
“絲綢之路是一條非常重要的路,它連接了貿易,但更重要的是連接了人和文化,把各種各樣的文化融合在了一起。木偶也是絲綢之路上,連接不同地區人們的紐帶,我記得我還是一個年輕的木偶藝人的時候,我就看過中國的木偶表演。非常棒,中國木偶表演里的一些內容,就被我吸收進了我的木偶表演。”
詹老師最厲害的地方,是能在鴨叫和其他眾多角色不同的說話之間無縫切換。對于我來說,這兩種聲音反正都聽不懂。不過詹老師有一套很哲學的理解。
(意大利木偶演員 迪馬泰奧·詹盧卡)
“普爾奇內拉的語言非常重要,它可以推動跨文化交流。因為你可能不明白它說的每一個詞語,但你一定能聽懂它的語言。”
看看孩子們的開懷大笑,我有點明白詹老師的意思了。普爾奇內拉說什么都不重要,但快樂,或許就是這個小木偶最想傳達的內容。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