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木偶戲,不少人都會想起好幾個木偶演員分別操控著木偶演出的畫面。不過,來自印尼的布袋木偶師,卻獨自一人操控著好幾個木偶完成表演。
(泉州廣播電視臺 郇棟梁)
“咱們看到臺上是有幾位來自印尼的木偶演出的演員,正在給我們進行演奏。其實在這后面,有三位是在進行音樂的演奏,是現場的音樂演奏,而有一位是進行木偶操作,我們看到一個人可以操作三到四個木偶。”
在演員靈巧的操作下,幾只木偶輪流上演著一出出精彩的打斗戲,這也是整場表演中最受歡迎和好評的片段。再搭配上貼切的音樂和配音,仿佛一個硝煙四起的戰場就擺在眾人眼前,不時引得臺下的陣陣喝彩與掌聲。在演出結束后,劇團也特別邀請一名學生上臺體驗。
(惠安輞川中學學生 何藝彤)
“覺得特別好玩,那個木偶有一點重,里面有繩子,手也可以操控。”
(印尼蒙古爾帕瓦南布袋木偶戲團木偶師 Wawan Dede Amung Sutarya)
“在中國,一個木偶就是一個操作者,就是一臺表演中,會有很多操作者。但是在印度尼西亞,哪怕有很多個木偶,也只有一個操控者,這是最大的不同。”
整場表演除了木偶,唯一的道具就是旗子。可別小瞧了這旗子,它在劇中承擔了不少任務。
(印尼蒙古爾帕瓦南布袋木偶戲團副秘書長 Maria Theresia Widyastuti)
“它有很多作用,比如說它可以展示場景,就這段結束了,像轉場一樣。它還可以象征生命的開始和結束,還有一些云和雨,比如這樣那樣轉,就有點象征不同的天氣,有點像背景設置。”
在演出中共同承擔轉場作用的,還有一段富有印尼風格的歌曲表演。
(印尼蒙古爾帕瓦南布袋木偶戲團歌者 Ira Kristina)
“第一首歌是印度尼西亞語,他就是說,因為這個故事的背景,是有關于戰爭,兩個國家之間的勇士在爭斗。這首歌其實也是在交代故事的發展。歌詞中可能會唱到這個國家的興衰滅亡,歌詞中會交代一些故事背景。”
此外,這名歌者還在表演中穿插了一段《甜蜜蜜》。記者了解到,演出中出現過的幾句簡單的中文和中文歌,都是戲團的演員們在演出前一天特地找本地翻譯學習的。他們希望能通過穿插中文臺詞和中文歌曲,來表現他們對泉州人民的友好及美好祝愿。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