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閩南文化守護文明古城——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小手護古城”德育主題活動紀實
泉州經濟網訊 近年來,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秉承“全面發展、全員發展、個性發展、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以“全人教育”為辦學主張,著力打造責任教育、藝術教育等辦學特色,圍繞如何引導學生認識泉州古城、了解古城,熱愛古城,留住文化的根和記憶、如何引導學生用心去感受海絲古城的呼吸與脈動,從歷史中汲取心靈的滋養等問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以潤物無聲的關懷留住古城老街的韻味,守護歷史文脈,傳承古城西街的美麗與深情。
守護古城,助力古城文明建設
2017年3月,通政小學的中美“千校攜手”項目活動之一——“小手護古城”正式啟動,參與到由泉州市委文明辦、市古城辦、鯉城區文明委聯合發起,鯉城區委文明辦、區執法局、區文體新局、團區委等單位共同承辦、協辦的“守護古城·共創文明”志愿服務活動之中。
每天都會有環保小分隊,沿著新老校區周邊的歷史名街老巷邊拾撿垃圾參與環境整治,邊了解古城的文化,用向上向善的行動扮美千年古城。通過“小手護古城”項目,樹立了學生的科學觀念,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區長街淺巷、關注古城的生活環境,主動拾撿垃圾,學會垃圾分類,杜絕亂丟棄垃圾的不文明行為,并身體力行地帶領身邊每個人參與古城美好家園共建活動,自覺踐行文明行為,善待環境,尊重自然。同時,該校還積極響應鯉城區委文明辦發出了《共享單車 共創文明》的號召,組織小手護古城小志愿者們行動起來,用自己書寫的單車騎行文明提示語呼吁市民文明使用共享單車,為美麗古城盡一份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此,“小手護古城”活動將是該校一項長期的志愿服務項目,他們將繼續引領通政學子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小熱愛古城,守護古城,在文明中守護古城的未來。
寓教于樂 感受閩南文化魅力
“活”與“動”永遠是城市文化的最佳生存狀態——文化不應只“躺”在博物館和故紙堆里,而應“活”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通政小學充分挖掘閩南文化資源,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促進閩南文化的傳承,弘揚中華美德是一個大有可為的課題。
通政小學將閩南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有機地融合,播下傳統文化的種子,使學生充分獲得美的享受。結合元宵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持續開展多彩的閩南文化傳承活動;利用社會教育力量,與福建省梨園實驗劇團、泉州市木偶劇團共建,開展講座、展演進校園活動;開發以南音、梨園、木偶三大版塊為主的“南戲藝術”校本課程。多年的傳承閩南文化教育活動,讓不少同行、媒體“慕名而來”,通政學子先后參與了鳳凰衛視花燈傳承節目錄制和CCTV中視傳媒創意花燈和廉政花燈的拍攝;通政中心小學也被授予“十三五”規劃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藝術教育綜合改革研究》提線木偶特色實踐基地校。
深度體驗,探索古城生命力
位于老城區的通政“一校兩區”,南區在通政巷,北區在裴巷,兩個校區僅有一街之隔。可以說,孩子們對校門口、家門口的西街再熟悉不過了。為此學校以開門辦學的姿態,讓同學們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在行走的課堂中去開展學、思、游相互促進的研學。以“動手做”“做中學”的探究形式,通過提出問題、尋求實證、交流表達、集體討論、記錄過程等,去珍惜和探究他們身邊的風景。此次研學讓學生從社會、大自然中汲取自身發展的力量,鍛煉了自己的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處理問題能力,更培養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創新意識和對“美”的欣賞能力,有力地提升了孩子們的綜合素養。
古城雙語小導游
朱熹曾稱泉州之地是“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圣人”。泉州的老街舊巷有很多具有唐宋風韻的閩南建筑,深藏著燦若繁星的動人故事和歷史文化。長期以來,該校積極開展古城小導游的培訓,并結合泉州古城的廉政文化,探索廉潔路線,開展參觀廉政文化線路的研學活動和解說培訓。該校吳芷曦同學在由中國文明網、中國未成年人網聯合開展的“中國文明旅游魅力線路展播評選及第四屆中華小導游優秀評選活動中,榮獲“優秀中華小導游”稱號。伍詩鈴同學榮獲“古城小導游 文明禮儀小標兵”大賽一等獎。
開展海絲小記者活動
海絲申遺是圍繞“一帶一路”實施的國家重大文化舉措,是泉州市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的重要內容。2017年6月,古泉州(刺桐)史跡名家講堂進校園暨泉州海絲小記者團成立”啟動儀式在通政小學舉行。該校海絲小記者林子鑫同學代表全體海絲小記者發言,向各位關心支持海絲小記者工作的領導、老師和家長們做出“將肩負起責任和擔當”的承諾。通政小學利用此次契機,積極參與泉州市申遺和文物保護、文化傳承工作,保護和宣傳泉州歷史文化,開展“傳播海絲文化,助力泉州申遺”海絲小記者活動,鼓勵通政學子要肩負起責任和擔當,用心觀察、體會和發現身邊的新聞,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身邊的每個人,用心呵護古城,書寫美麗泉州。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