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泉州市會議精神,南安市因地制宜,創新工作思路,進一步加大自建房加工場所消防安全整治力度,按照網格化模式,深入轄區內開展地毯式、拉網式排查,整改了一批隱患,取得階段性成果,現將相關工作做法匯報如下:
(一)查改并重,突顯整治成效
一是推進節前指導。開展國慶節重大節日前安全生產大檢查,抽調市工信、公安、住建、應急、消防等部門分管領導及業務骨干組成5個指導服務組對全市28個鄉鎮(街道、開發區)自建房加工場所消防安全整治攻堅進行全覆蓋指導,并現場隨機抽查部分自建房加工場所消防安全整治工作情況,認真研究解決自建房加工場所消防安全整治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著力推動解決重點、難點工作,從解決一個個問題到解決一批批問題,以點帶面推進全市自建房加工場所消防安全整治工作。二是推進聯合執法。開展自建房加工場所消防安全整治攻堅行動跨部門“雙隨機”聯合執法行動,督促生產經營主體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高壓震懾自建房加工場所消防違法行為,筑牢重點時段安全生產防線。抽調市應急局、公安局、城市管理局、市場監督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隊執法人員,對除經濟開發區外的全市27個鄉鎮(街道、開發區)轄區的自建房加工場所,通過在線“隨機數”生成器隨機抽取鄉鎮,在抽查的鄉鎮(街道、開發區)現場通過在線“隨機數”生成器隨機抽取4家自建房加工場所作為聯合執法檢查對象。檢查過程中發現違法行為的,由聯合執法檢查組執法人員按照法律法規和法定程序立案查處。同時,邀請南安電視臺、海絲商報社記者隨行,對情節嚴重,違法行為突出的典型案例在主流新聞媒體平臺予以曝光。
(二)堵疏結合,著眼小微產業園區建設
作為從源頭上推動整治自建房加工場所消防安全問題的重要載體,依法依規解決不符合消防安全標準的生產加工場所問題,做好服務指導工作,積極引導其搬遷、入園。通過建設小微產業園既保障了生產安全,又保住了產業基礎,實現安全發展、集聚發展,提升整體安全發展水平。例如,水頭鎮華源電鍍集控區是福建省最大的專業電鍍綜合園區,主要從事水暖、五金、汽配、電子等行業的表面處理。該園區不斷加大消防安全硬件投入,通過組建消防應急隊伍、安裝智慧用電系統、建設智能消防平臺、完善各種消防設施配套、開展多樣化消防宣傳、組織常態化的消防安全培訓等全面提高企業主和員工消防安全意識和消防技能,成為消防安全示范社區。同時,水頭鎮石材輔料基地正在建設中,基地建成后將整合輔料經營企業400家,統一規范管理,消除零星經營安全隱患。侖蒼鎮積極盤活3個工業園區的閑置資產,引導企業入駐,目前,已入駐小微企業100多家,還有50多家正在洽談中。此外,侖蒼鎮正積極推進建設小微產業園和小型消防站小微產業園建設,建成后,可入駐小微企業600多家,小型消防站可服務侖蒼、英都、翔云、東田、眉山五個鄉鎮、安溪縣玉田鎮等。
(三)三位一體,開展立體宣傳
一是創新雙語播報。制定印發《南安市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指揮部關于開展全市自建房加工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的通告》(南安指〔2020〕21號),部署開展各類宣傳活動,迅速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特別是宣傳部門組織錄制《通告》普通話、閩南語雙語語音版,結合《通告》文字版在南安電視臺每日多次滾動循環播報,累計刊登36期文字版,播放48期語音版。二是加大宣傳頻次。南安海絲商報在報刊醒目位置全文刊發《通告》及舉報電話和舉報郵箱;各鄉鎮(街道、開發區)利用宣傳車及各村(居)廣播進行廣泛宣傳,累計通過村(居)廣播喇叭播放普通話、閩南語語音版8000多次。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印發《通告》10662份張貼于各鄉鎮、村居顯眼位置,共計83個單位組織在微信公眾號刊登,利用安全宣傳專欄張貼433處,通過鄉賢微信群等刊發1536次。三是及時公開曝光。針對檢查執法情況,南安市廣播電視臺連續2次在黃金時段的《南安新聞》節目播報全市開展自建房加工場所消防安全整治工作情況,并在其微信公眾號刊發文章《雙隨機檢查!南安開展自建房加工場所消防安全整治》《“雙隨機”抽查持續進行!南安多家加工場所被抽中!》,海絲商報社在其微信公眾號刊發文章《隨機抽查!南安4家自建房加工場所,揪出消防隱患10多處!》,閱讀量已破萬。
(四)創新網格化,推進兩大試點模式
在市安委會的指導下,康美鎮創新工作方法,試點“查”“改” “督”分離監管工作模式,建設“大安辦”,明確工作職能,擴大“安辦”工作范圍。把全鎮劃分為四大片區,成立四支檢查小組,分別由鎮安辦負責人和三名市管后備干部擔任日常檢查網格長,工作組所有成員按照網格化模式掛鉤各網格內各涉改自建房消防安全排查;各駐村工作隊、村兩委為隱患整改督促責任人,主要負責按照檢查小組反饋的問題清單督促存在消防隱患的自建房業主完成整改。霞美鎮試行“等級工作法”,借鑒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工作經驗,以網格為單位,將轄區內的管理對象(如住戶、房屋、場所、企業等),根據服務管理對象的安全等級和工作難易程度等情況進行等級劃分,以“紅橙黃藍綠”等顏色為區分標志,明確巡查走訪的時間要求和跟蹤服務管理力度,并適時進行動態調整,力求做到底數清晰、管控精準、服務到位。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