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泉州干部、企業家兩支隊伍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做實業,這是本分”的殷切囑托,踐行新發展理念,傳承弘揚“晉江經驗”,大抓逆周期投資,加快新經濟拓展、老產業鏈提升。新老并重、雙輪驅動,為新一輪彎道超車鋪下堅實路軌的同時,也為泉州未雨綢繆鍛造了一批新增長極。
智能改造千萬家 產業集群添新軍
泉州新老產業練就實體經濟“鋼筋鐵骨”
12月15日,隨著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廳的銅鑼聲響起,泉企舒華體育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上市。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作為國內健身器材行業的佼佼者,舒華體育變危為機,對家用健身器材市場加大布局力度,通過智能化、數據化研發創新,推出眾多新產品及個性化健身解決方案,在線上線下實力“圈粉”無數,最終成就了2020年首家上市體育公司的榮光。
縱觀上市板塊的泉州實業版圖,超百家上市泉企里,像舒華體育一樣深耕實業的企業不在少數。他們的成功絕非偶然。今年以來,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泉州干部、企業家兩支隊伍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做實業,這是本分”的殷切囑托,踐行新發展理念,傳承弘揚“晉江經驗”,大抓逆周期投資,加快新經濟拓展、老產業鏈提升。新老并重、雙輪驅動,為新一輪彎道超車鋪下堅實路軌的同時,也為泉州未雨綢繆鍛造了一批新增長極。 □記者 陳林森
老產業 710個項目全面改造提升
立足本地優勢和選擇符合自身條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泉州人俯首耕耘實業,打拼出紡織服裝、鞋業、石油化工、機械裝備、建材家居、食品飲料、工藝制品、紙業印刷等多個千億產業集群。創業難,守業更難。新常態下,這些老產業鏈如何保持實體經濟蓬勃弄潮?泉州對這些“看家寶”們逐一開出改造提升“藥方”,制定產業轉型升級方案,實施項目710個、投資2811億元,今年可望完成投資554億元,進一步鞏固泉州優勢產業的領先地位。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正常的產業運行方式,卻為智能制造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作為阿迪達斯、斯凱奇、銳步、安踏、李寧等眾多國內外知名運動品牌鞋面材料的供應商,在晉江五里工業區深耕傳統產業的信泰集團就嘗到了智能化改造的甜頭。走進企業經編車間內,機器快速運轉,數據盒子會自動采集設備狀態、生產訂單工藝等信息,并通過傳感器傳遞給現場終端顯示屏展示,現場設備狀態信息也會實時傳遞到設備狀態APP上。車間主管指尖輕觸即可在APP上實時看到設備閑忙狀態、在生產的訂單及工序信息。管理人員同樣可輕松獲悉生產現場進度,遇到設備異常預警信息時能第一時間處理。通過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車間,信泰完成了涉及紡紗、染紗、經編、染整、梭織、速織、飛織、電繡八大產業鏈的生產全流程業務處理平臺建設,實現任一產業工廠采購—生產—銷售全流程暢通處理。
為著力補強科技創新平臺“短板”,這幾年我市引進共建了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制造所、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術研究院、泉州南京大學環保產業研究院等一批高端平臺。這些“大院大所大平臺”在老產業鏈提升中同樣功勛卓著。當華中科技大學智能制造研究院自主研發的數控系統與南安德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設備硬件生產擦出“火花”,一款智能化拋光機器人橫空出世。與傳統人工拋光1個水龍頭需要10多分鐘相較,四工位的拋光機器人僅需3分鐘就可同時拋光完成4個水龍頭,效率足足高出至少10倍。“這款產品大大增強了我們的市場競爭力,一年能賣出三四十臺。”企業負責人黃先生樂開了花。
越來越多的泉企積極應用“數控一代”,插上數字化改造、工業互聯網平臺“雙翼”,全市已有超五成、2500多家規上企業參與智能化改造,短短6年就建設了超100間智能車間、近1000條智能生產線、超1萬臺工業機器人。
新經濟 13個基地比拼未來空間
靠實體經濟起家,更要靠實體經濟走向未來。素來敢為天下先的泉州人沒有故步自封,而是聚力點燃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不斷開辟彎道超車的新賽道,先一步、快一步搶占未來產業空間,瞄準新基建新經濟、新材料、新組團、新交通等四個新領域踏上拓展新經濟的征程,以期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實現率先突圍。
今年6月中旬,新基建新經濟基地建設率先開篇布局。市委、市政府專門召開會議動員部署比拼活動,梳理出包括時空產業基地、“芯谷”半導體基地、傳感智能制造基地、人機交互產業基地、新型數字顯示產業基地等在內13個發展基礎好、潛力大的基地,總投資2000多億元,實行“一個龍頭(平臺)+一個產業鏈+一個基金+一個方案+一個專班”的“五個一”模式,掀起比拼熱潮。
時間(頻率)資源是國家重要戰略資源,在國防科技、航空航天、北斗導航、智能制造、網絡安全、無人駕駛以及人工智能等重要領域具有十分廣闊應用空間。在泉州,一個全新的產業——時空產業,正逐漸升騰。去年底,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在國內唯一布局建設的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正式落地泉州,成為我國唯一服務于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世界一流時間中心,有望為泉州衍生孵化時間大數據、智能產品、檢測認證、應用服務等高新技術產業。今年疫情期間,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就成功克服人員到位困難、核心部件供應緊張、關鍵設備價格高等重重阻礙,研發出防疫大數據平臺——中科海時智能溫控健康大數據平臺,為全市防疫重點場所率先提供無感測溫服務,為精準防疫保駕護航。口碑相傳,換來泉州時空產業基地招商引資碩果——11月16日,包括致力于發展北斗衛星系統終端產品的廣州邦正電力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第一代時間頻率行業從業者深圳儒科電子有限公司、獨角獸企業上海喜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內的5家高新技術企業集體簽約入駐泉州時空產業基地。
事實上,不只是時空產業基地,一段時間以來,各基地紛紛乘勢而上、收效頗豐——新型顯示數字經濟產業園在泉州開發區開園,京東泉州新型顯示館同步上線開館,5個新型顯示領域項目集中簽約,合作內容涉及新型數字顯示產業的生產、研發、銷售、內容、人才培養、金融服務等多方面;傳感智能制造產業基地核心區項目開工,招商中心順利封頂,產業鏈招商工作全面鋪開,已簽約落地中國兵裝集團云箭測控感知研究院、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中國獨角獸云知聲智能科技等10家企業;“芯谷”半導體基地落地項目53個、總投資1200億元,5年內有望完成投資、產值“雙千億”,努力在光芯片、高端LED、集成電路等領域搶占國內行業領先地位……
百億傳感智造產業、百億時空產業、百億新型數字顯示產業、百億知創產業、千億半導體產業……泉州有信心在波瀾壯闊的新經濟大潮中乘風破浪、揚帆遠航,通過這些基地成鏈成群、成形成勢,在未來5年內新增投資1500億元,努力把“產業前景”變成“產業勝景”。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