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泉州市政府辦印發《泉州市“政銀企擔”融資對接機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強化金融服務保障,健全政銀企擔融資對接機制,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政銀企擔”融資對接的企業必須是生產經營有前景、誠實守信、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
生產經營有前景的條件是:泉州市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依法納稅,生產經營穩定,財務狀況良好,有融資需求,資產負債比例不超過70%的企業;包括疫情發生前生產經營正常,具有采購訂單及銷售合同、真實有效交易背景,但受疫情影響暫時困難,經過幫扶能夠較快恢復正常經營能力的企業。
誠實守信的企業指:企業法人代表(或實際控制人)、主要股東無不良信用記錄;企業在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內無當前逾期貸款本息,無影響償付能力的未結案的被訴訟、被執行記錄,不在“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無安全、質量、環保、誠信等方面問題,無嚴重影響償付能力的重大輿情,無重大違法違規情況。
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為:符合國家、省、市產業導向和安全生產政策、環保政策、金融政策的行業企業,重點推薦電子信息、石油化工與新材料新能源、新興產業、紡織鞋服、建材家居與工藝制品、裝備制造、食品飲料與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以及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等12個重點產業鏈企業以及抗疫相關城市保障、物資保供重點企業。
各縣(市、區)金融管理部門負責收集匯總企業名單,形成泉州市“政銀企擔”融資對接清單,并及時向銀行業金融機構、市縣兩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推送。
泉州市“政銀企擔”融資對接清單實行動態管理,并于每月15日將新增企業名單反饋至泉州市金融監管局。凡清單內企業出現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環保政策、金融政策,侵犯消費者權益、失信行為等情形,及時將其移出清單。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對清單內符合授信條件的企業實行差異化授信政策,優化信用評價機制,簡化審批流程,在貸款利率定價等方面給予傾斜。要暢通信貸審批“綠色通道”,對符合授信條件的企業,應盡快完成授信審批并發放貸款,專人、專線提供高效優質的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
《方案》提出,要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增信作用。市縣兩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要積極對接清單內企業,為符合擔保條件的企業提供融資擔保增信服務,單戶擔保原則上限不超過1000萬元,減少或取消反擔保要求,原則上平均擔保費率不超過0.7%。對清單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市、區)的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的,按既定政策予以免收期間擔保費,發生代償及損失的,按相關制度實行盡職免責。
落實資本金持續補充機制,縣級財政部門要確保本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資本金繳足到位。
《方案》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