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作為城市道路系統的“神經末梢”,關系著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2022年,南安市農村公路得到進一步系統改造提升,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有了更多交通保障。
近年來,南安市加快交通強市建設步伐,把通村道路升級作為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載體,通過科學謀劃、精心布局、統籌推進,將高質量“四好農村路”“最美福路”等一條條道路建到村民家門口,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切實提升人民群眾交通出行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
“路好走了,我們的臍橙銷量也越來越好。”一段時間以來,蓬華鎮山城村的果農們把一箱箱臍橙通過貨車物流送出了山村。據了解,農村公路的建設提升,已經成為實現蓬華產業“走出去”和“引進來”的基礎保障,成為名副其實的“產業路”。2019年度蓬華鎮獲評泉州市“四好農村路”示范鄉鎮,“蓬華臍橙”獲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蓬華芥菜”獲評國家地理標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已經為蓬華鎮美好未來撐起了一片“綠色的天空”。
像這樣的農村道路建設,正是近年來南安市的工作重點。“我市致力于讓農村公路由窄變寬、由通到好,充分發揮農村公路‘舒筋活絡’的功能,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撐。”據南安市交通運輸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2022年,該市立足實際,以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為重點,通過提早謀劃建設計劃、做好圖紙審查把控、爭取上級資金盤子、加強項目質量監督等措施,助力加快農村公路提級改造及專項養護工程建設進度,目前已新改建農村公路30.757公里,專項養護工程49.9公里,完成投資超1億元。
在做好農村公路建設的同時,南安市還注重農村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及危病橋改造工程的實施,為道路系上“安全帶”,切實保障著市民生命財產安全。新春佳節將至,在位于東田鎮湯井村縣道328線上湯井橋人流車流如織。因舊橋建造時間久遠,存在安全隱患,已于2021年列入危橋改造計劃予以拆除重建,新橋也于2022年3月完工通車。
這正是近年來南安市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優化區域公路網通行能力的集中體現。據了解,該市滾動更新、建立隱患整治清單庫,并實行清單銷號,提前謀劃制定下年度整治計劃,細化任務、強化責任落實,確保隱患整治工作緊密銜接,并按時完成整治任務。2022年以來,全市已完成總投資699萬元,完成農村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21.73公里、農村公路危橋改造建設7座。路網路況水平不斷提高,服務保障功能明顯增強,鄉村振興“民生工程”為鄉村振興全方位發展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
暢通運輸網絡,讓鄉村振興裝上了“車輪”、邁出“加速度”。“現在跨市公交開通了,以后出行多了一種選擇,也更方便了,還能節省不少打車費。”每天一早,戴先生準時來到石井泉金碼頭站公交站,乘坐738路公交車到廈門的公司上班。“以前來回都是打車,拼車價格要40多元,現在只要幾塊錢就行了。”
隨著南安市公共交通覆蓋面不斷擴大、服務質量不斷提升,越來越多像戴先生這樣的市民出行越來越方便了。過去一年,南安市積極圍繞民生反映熱點和群眾出行需求,深化城際交流聯動,重點扶持山區發展農村客運,有序推動城市公交線路向周邊重點鄉鎮延伸,不斷提升公共交通覆蓋面,極大地改善沿途市民的出行條件。“我們通過購置補貼、運營補貼等方式,因地制宜、不斷完善農村公路運輸服務網絡,促進‘行有所乘’向農村延伸’。”
據南安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以來,該市開通首條城際公交線路廈門翔安至泉州南安城際公交738路,順利實現對石井前坂—石井客運站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開通130路(和鋪村委會—官橋鎮政府)、117路(南安客運中心站—眉山鄉政府)和26路(南安客運中心站—南安北站)等3條公交線路,服務達30個建制村,推進城鄉交通公共服務均等化,讓城鄉群眾的出行越來越方便。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