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這萬物萌發、生機勃勃的春天里,他們齊聚泉州——
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企業500強、新經濟企業500強、服務業企業500強、臺灣100強……在這些金字榜單上熠熠閃光的38家頂流名企,今日將在“攜手500強企業、踐行二十大精神”這一共同主題下,與泉州市、縣(市、區)兩級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這是泉州有史以來第一次,也在全省開了先河。500強企業以如此集中而龐大的陣容,亮相刺桐城、增輝刺桐城,與這座從古到今涌動著實業基因、商業基因的海絲名城,結成攜手中長期、全面深度的戰略發展聯盟。
這也注定是個會被歷史銘記的日子。被譽為民營經濟樂園的泉州,傳承弘揚“晉江經驗”,踔厲奮發向未來,以國際視野和戰略眼光,突出引進“大塊頭”的標桿企業、頭部企業,激蕩“民營經濟大市+500強大企業”優勢互補、1+1>2的澎湃動能,為泉州乃至福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樹下里程碑、鐫刻新高度。
從生機勃勃的春天再出發,“民營經濟大市+500強大企業”優勢互補,將激蕩1+1>2的澎湃動能。 (陳起拓 攝)
期盼500強 萬億再出發
“高質量發展”。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這一高頻詞被論述13次,并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我國經濟加速轉型升級。對標新高度,這必然要求泉州創新發展思路和路徑,以新動能實現新突破。新路徑從何尋起,新突破怎么實現?泉州“鑒往而知來”。
回顧經濟發展的泉州奇跡,民營經濟功不可沒。在全國,民營經濟“五六七八九”——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而在泉州,被譽為“民營經濟樂園”,正創建民營經濟示范城市。這座城市民營經濟“七八九九九”——貢獻全市七成稅收、八成GDP、九成研發投入、九成城鎮就業、九成企業數,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位,成色更足、分量更重。
從一雙鞋、一件衣服、一塊餅干、一個水龍頭做起,泉州民營經濟形成九大千億產業集群,挺起1.2萬億GDP。面向未來,泉州將致力以民營經濟作為最重要的基本盤、最重要的支撐點,壯大現代產業體系,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在全省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中勇當主力軍。
未來的泉州市現代產業體系版圖上,“石化-紡織鞋服”瞄準兩萬億級產業鏈群目標,“建材-家居”“機械-電子”將沖刺萬億級產業鏈群,戰略性新興產業鎖定打造新增長極。這就意味著,泉州萬億GDP城市再出發,加速裂變發展。這不僅需要持續深耕內生動力,也亟待內外聯動,引入外在動力,在優勢互補中激蕩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特別是要招大引強,引進500強企業“大塊頭”,以“大手拉小手”、產業協作配套、產業鏈分工、混合所有制等方式,引領泉州民營經濟實現新飛躍。
攜手500強 信心底氣足
合作,共贏才能長久。攜手500強企業,泉州有迫切需求,同樣也有互利共贏的堅實底氣。
世界500強企業中化的泉州故事,就是生動實例。2006年,中化落子布局泉州,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從零起步,短短15年間實現“煉化一體化”。去年,企業實現產值1173億元,累計繳納稅費79.36億元。
正如中化發展經歷所充分表明的那樣,泉州是一片投資興業的福地,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這里是改革開放典型地區,最早接受市場經濟的洗禮。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總結的“晉江經驗”,歷久彌新、指引前行。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大局,泉州大力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戰略支點和先行區,成果豐碩。而隨著“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于2021年申遺成功,泉州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前緣再續,開放合作更為廣闊。
地利,福建位于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和珠三角的中間位置,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和數字福建建設如火如荼,極具發展潛力。而泉州又處于福建經濟最發達的閩南金三角,是國家級金改區,國際空港年旅客吞吐量可達千萬人次,轄區海港年吞吐量突破1.5億噸,在全國唯一市、縣兩級同獲“中國快遞示范城市”稱號,已開通中歐班列,實現縣縣通高速、鄉鎮半小時上高速,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高效暢通。
人和,民營經濟是最真實的風向標,民營企業越是壯大,市場公平、公開、競爭的環境就越好。以民營經濟撐起萬億GDP的泉州,愛拼敢贏動力足,親清政企營商優。近900萬常住人口、950多萬泉籍海外華僑華人、約900萬泉籍臺灣漢族同胞、76萬港澳地區泉籍鄉親以及遍布全國、全世界的276家異地泉籍商會、迅猛增長的海外泉籍商會,構筑支撐起網羅全球、高效快捷的人脈、商脈、財脈。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圍繞破題高質量發展,將“聚焦500強”戰略合作,納入實施“重龍頭、強品牌、鑄鏈條”專項行動的重要內容。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新經濟500強等權威榜單的標桿企業、頭部企業,正是泉州重點招引、服務和支持發展的橄欖枝所向。
喜迎500強 沃土待花開
理念引領行動,實干決定未來。
招大引強,泉州雷厲風行見行動。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分別擔綱市開放招商領導小組組長、第一副組長,統籌指揮、組織全市集中力量“大招商、招大商”,出臺“抓開放招商促項目落地”專項行動方案。市、縣兩級領導多次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對接,并邀請企業高層來泉考察洽談。市招商辦及各縣(市、區)招商部門積極跟進,與相關500強企業高層就戰略合作事宜進行多輪洽談。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我市連續兩年分兩批聘任72位“招商引才顧問”,壯大開放招商的合力。進一步貼近高質量發展大局,全市今后將瞄準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產業基金等領域重點發力、聚焦招商。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天,泉州喜迎38家500強企業集中來訪,并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深入踐行二十大精神,推動雙方建功新征程。這38家企業中,世界500強11家、中國500強14家、中國民企500強7家、新經濟500強4家、中國服務業500強1家、臺灣100強1家。這些企業的主導產業、優勢業務,與泉州建設海絲名城、智造強市、品質泉州,實施“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高度吻合。如,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數字經濟等,與“強產業”緊密關聯;生態環保、健康養老、城市更新、產城融合、基礎設施等,事關“興城市”。
據市招商辦統計,38家500強戰略合作企業,未來在泉預計總投資2219億元。特別是數字經濟領域的京東集團、百度集團、螞蟻科技集團、科大訊飛、菜鳥網絡科技等5家企業,均為國內乃至世界級頭部企業,擬在泉戰略投資326億元,將有效引領帶動全市數字經濟產業的發展,進而服務和賦能泉州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迎接500強,泉州培植興業沃土同樣步履不停——
向上爭取政策支持,泉州獲批國家盤活利用低效用地試點、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獲評首批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從用地到物流到知識產權保護,各項保障更為優良。
提升整體集聚力、影響力、帶動力,“1+3”專項行動全面鋪開。重點項目一項目一機制促進度、全流程全鏈條保障服務;抓城建提品質聯動古城新城,做大中心市區,中央商務區繁榮發展,中央活力區啟動建設;萬畝工業用地改造提升為標準化園區,500強上下游配套中小企業可實現拎包入住。
促進政企雙向奔赴,萬名干部進萬企、一企一策促發展;引人才保用工,人才港灣計劃、高校畢業生“涌泉行動”、穩崗招工組合拳,造優近悅遠來生態;強化金融支撐,泉州全省率先建立金融調度工作機制,存貸款余額雙雙突破萬億元大關;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零距離、服務項目零收費”成為全國營商環境創新實踐案例……
市招商辦負責人介紹,服務戰略合作500強企業,泉州已建立“一項目一專班”工作機制,成立以分管副市長為組長的工作專班,跟蹤協調和推進具體項目。
植沃土育森林。泉州期待,攜手500強企業、踐行二十大精神,城市未來既有本土民營企業密集叢林,也有500強企業參天大樹,根深葉茂再攀高!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