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豐澤區認真落實“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要求,立足泉州民營經濟特色,加大對知識產權創造、保護、管理和運用的力度,以泉州知創產業園為載體,建設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區;充分利用中心城區優質法務資源集聚優勢,全面推動法律服務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扎實推進海絲中央法務區泉州片區建設工作。
提升知識產權管理水平
打造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專屬區域
泉州知創園位于豐澤區華僑大學周邊區域,總規劃面積約為4.8平方公里,區域覆蓋海西電子信息產業育成基地、潯美工業區、華創園、海歸E谷、僑澤園等園區。
1月27日,落地在知創園的泉州市中生協特種通信產業技術研究院與原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總工程師、趙明揚研究員為首席科學家的企業團隊——廣東季華機器人有限公司簽約,共建泉州雙臂機器人技術中心,并成立實體公司,推廣運營機器人技術成果。泉州知創園相關負責人介紹,泉州雙臂機器人技術中心主要是研究、生產機器人的實體公司,其特色在于機器人有像人一樣的雙臂,精度更高,操作更靈活。
作為泉州市18個新基建新經濟基地之一的泉州知創園,重點打造智能制造、半導體等新興產業,未來3—5年將實現產值100億元以上。泉州知創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園區以中國(泉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項目建設和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建設為工作重點,大力推進知創大廈的建設,力爭打造國內高端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及科技型企業聚集的特色樓宇。
中國(泉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成后,截至2022年9月,接收專利預審案件359件,預審合格并進入國家知識產權局快速審查通道222件,已獲授權139件,平均發明專利審查授權周期51.1天、實用新型專利13.7天、外觀設計專利8.3天,比普通專利申請流程縮短時間90%以上。
為更好推進知創園建設,豐澤區引進專業機構運營集聚區,出臺扶持發展政策,集聚知識產權服務機構33家,完成地理標志質押融資項目5個、評估金額2.52億元、質押金額2500余萬元,促成320萬元技術轉讓,賦能實體產業高質量發展。在配套方面,豐澤區投入5500萬元高效建成知創園實驗室、知創園展廳、知創園聯合辦公空間、僑澤園等重點項目,提檔升級招商載體,不斷完善產業服務基礎。
據悉,目前,園區已集聚南方路機、科立訊等3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正加快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三鏈融合,將帶動片區產業提質、品質提升,形成具有海絲特色、僑鄉潛質的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專屬區域。
海絲中央法務區
打造全鏈條法務生態圈
2月24日上午,泉州市金融糾紛一體化調處中心揭牌儀式,在海絲中央法務區泉州片區舉行。調處中心落戶海絲中央法務區中心園,對于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化解金融機構存量風險、優化泉州市金融生態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以前申請延期付款,要跑好幾趟辦手續。現在只要通過這個調處平臺,用手機就可以溝通,非常方便。”市民莊先生體驗后欣喜地說,通過調處平臺的線上調解功能,用手機就可以直接和銀行、調解員、法官連線,就像微信聊天一樣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泉州市中級法院黨組成員、三級高級法官陳水深介紹,泉州市金融一體化調處中心是在泉州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的基礎上設立的金融分中心,由市中院等八部門共同設立,依法承擔全市金融糾紛多元化解工作。
據悉,調處中心在全國首創集中催收、訴源治理“新模式”,通過整合金融、司法、監管、服務機構職能,充分發揮非訴機制在處理金融糾紛中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有保障的優勢,依托大數據、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實現“一窗式”受理群眾矛盾訴求,“一站式”解決金融糾紛。
調處中心是海絲中央法務區建設的一個創新舉措。一直以來,豐澤區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按照“一區多園、串珠成鏈”的建設思路,將海絲中央法務區泉州片區深度融入泉州中央商務區的建設體系,全力打造全市首個、全國領先的法務產業集聚區,形成集公共法律服務、律師事務、司法輔助、智慧法務、法治理論研究、涉法事務全鏈條于一體的法務生態圈。
截至目前,豐澤區已建有中心園、1、2、3、5、6號等六個園區,并建成集泉州金融糾紛一體化調處中心、檢察法治中心、法律服務窗口等實體化運營功能于一體的法治服務中心。園區現已入駐企業(機構)262家,其中律師事務所33家(全國排名前30的律所7家),2022年僅園區內律所實現營收4.09億元,繳納稅收2867萬元。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