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我們到縣城打工得租房子住,來回一趟得半個多小時。現在,我們在家門口就可以進廠工作,真是太好了。”德化縣龍門灘鎮蘇洋村村民陳國寶高興地說。
近年來,德化縣龍門灘鎮以黨建為引領,堅持深入調查、深刻剖析,明晰自身優勢和發展定位,做強優勢,補足短板,持續推動基層治理,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全力打造“城郊型工業強鎮”,夯實發展基石,多維度推進鄉村振興建設。
陶瓷企業陸續入住古洋工業園區
項目帶動
緊抓園區建設
“我們廠是今年年初搬過來的,新廠房面積大,布局、采光等各方面條件都很好,工人的工作環境比老廠好多了。鎮政府和司法所工作人員經常會來普法宣傳、走訪,了解我們的需求,幫助解決問題。”入駐古洋工業園的陶瓷企業負責人徐戍裕說。
古洋工業園位于德化縣城東四期,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3375畝,已簽約入駐企業40家,其中8家企業已建成投產。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龍門灘鎮黨委立足實際,積極參與德化縣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試點工作,在企業用地、聯系信貸及糾紛調解、安全生產等方面為落地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全力推動工業園建設。
與此同時,龍門灘鎮緊抓“退城入園”機遇,突出城郊優勢,在做好古洋工業園引企投產的基礎上,規劃建設蘇洋工業園。該園區位于蘇洋村雙寨山下,臨近古洋工業園區,規劃總面積約2180畝,規劃建設陶瓷原材料產業園區、陶瓷裝備制造產業園區等,與古洋工業園相輔相成。此外,龍門灘鎮鼓勵轄區內12個村入股參與蘇洋工業園建設,激發鎮村干部、群眾參與建設的熱情,壯大鎮村財力,增加村民收入,提升鎮村發展支撐力,全力打造“城郊型工業強鎮”。
數字賦能
強化基層治理
“這個平臺真好用,子女不在老人身邊,也能時刻了解老人的動向啦。”龍門灘鎮碩儒村“兩委”成員陳劍生說。
就在不久前,龍門灘鎮的“基層綜合治理一體化服務平臺”緊急提示,家住龍門灘鎮碩儒村的71歲老人陳德安與往常相比,早晨遲遲未出現在視頻監控中。村干部接到預警短信后,便及時趕往老人家中。經了解,老人因風寒感冒身體較疲憊,村干部見狀立即載著老人到衛生院看病拿藥。
“有了這個平臺的加持,我們可以根據系統感知情況讓鎮村干部或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志愿者到現場開展查看、隱患消除、志愿服務等工作,有效提高工作的時效性。”龍門灘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對農村獨居留守老年人生活起居、安全生產、醫療健康、非法入侵、防火防汛、消防安防等方面進行實時監測,只是“基層綜合治理一體化服務平臺”眾多功能中的一小部分。據悉,龍門灘鎮圍繞“提升基層組織力、治理能力、風險防控能力、矛盾糾紛化解能力和群眾獲得感”這一目標,以“黨建引領+數字賦能+精細治理+個性服務”的發展模式,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黨建+”鄰里中心創新打造“基層綜合治理一體化服務平臺”。同時,龍門灘鎮在傳統“村村響”接入平臺的基礎上,新增了語音電話通知模塊,鎮村干部可以通過平臺語音電話通知所有村民。通過創新性地利用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算法,龍門灘鎮解決了農村人員少、地域廣、管護難等問題,實現基層管理精細化。
產業興旺
煥發鄉村活力
“去年‘紅美人’果凍橙供不應求,今年我們農場就又擴種了6畝,能滿足更多游客的采摘需求啦。”龍門灘鎮碩儒村魚躍龍門家庭農場負責人陳德高說。除了種植“紅美人”果凍橙,農場還種植了西瓜、玉米及黑糯米水稻等作物,讓游客有更好的自助采摘和耕收體驗。
“今年,蘇洋村擴種了100多畝的‘紅美人’果凍橙。鎮里將推動碩儒村、蘇洋村的種植戶打造龍門灘‘紅美人’果凍橙自助采摘品牌,打響知名度,促進村民增收致富。”龍門灘鎮農業辦負責人蔡明塔介紹。
近年來,龍門灘鎮圍繞“盤活資源、發揮優勢、振興鄉村”目標,聘請專家問診把脈明晰各村優勢,引入合作社、打造家庭農場、加快土地流轉不斷激發鄉村活力,持續深入推進“一村一品”特色產業項目。目前,龍門灘鎮碩儒村、蘇洋村依托城郊優勢發展自助采摘和耕收體驗等特色項目;霞山村依托林木資源大力發展林下種植業;碧坑村依托文化及山水資源發展鄉村休閑游;村兜村、朱地村、大溪村等村依托各自優勢資源發展油茶、生姜、溫郁金等特色種植業及黑羊特色養殖業,為鄉村振興繪制多彩畫卷。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