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至31日,市長蔡戰勝率領泉州市代表團前往東南亞,先后訪問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拜訪政界人士、海外重點社團和當地僑界重點人士,調研推動“走出去”和“引進來”相關項目,深化經貿交流,聯絡鄉情鄉誼,擴大合作共贏“朋友圈”。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泉州市代表團此次訪問“海絲”沿線三國,正是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一帶一路”建設倡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省委、市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部署,持續推進“抓項目、促發展”系列專項行動,奮力建設21世紀“海絲名城”的實際行動。
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地處我國東南沿海的泉州,曲折漫長的海岸線上,分布著多處天然良港。早在先秦,閩越先民即“便于用舟”;南朝時,泉州舟楫已通域外;宋元時,泉州成為國家級對外經濟與文化交流窗口,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承襲海洋文明基因,950多萬泉籍海外華僑華人愛拼敢贏、奔赴山海,足跡遍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推動家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帆影四方聚,潮聲萬國商。泉州搶抓“一帶一路”發展機遇,一方面推動“泉州優品”逐浪出海、“泉州智造”暢銷全球,一方面凝聚僑心、匯聚僑智、發揮僑力,引進落地大項目、好項目。高水平“走出去”與高質量“引進來”齊步走、同發力,“東方第一大港”續寫著海絲榮光。
逐浪“新藍海”,攜手謀共贏。泉州發揮僑的優勢,推動海外鄉親與本地企業雙向賦能,實施“國潮泉州”優品出海行動計劃,為產品、產業拓展海外市場提供助力。代表團走訪調研泉企對外投資項目,為企業家帶去家鄉的問候,鼓勵企業提升與國內產業發展關聯度,推動外經外貿聯動發展;舉行“志合越山海 攜手贏未來”馬來西亞·泉州經貿合作推介會,分享泉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推動雙方企業經貿合作;舉辦一系列座談,洽談開展優品出海商務對接、建設展示推廣中心等事項。廣大泉企征程向海、布局全球。本次隨團同行的有來自鞋業、機械裝備、食品、建材、新材料、地產、傘業等領域企業家,他們既通過親身經歷宣傳家鄉,又廣交朋友、建立聯系,為擴大事業版圖打下良好基礎。
栽好梧桐樹,引來百鳳棲。當前,泉州全力以赴大拼經濟、大抓發展,開展“抓開放招商促項目落地”“聚僑引僑和泉商回歸”等專項行動,打造“服務更好、效率更高、配套更優”的營商環境,提供全方位、便利化服務保障,讓來泉企業放心、舒心、安心發展。代表團深入走訪濱江中央文化區、咖啡產業園、貓山王榴蓮食品加工產業園等一批重點在談項目所屬企業,圍繞選址、規劃建設、基礎配套等環節展開討論,推動項目盡快落地投產;促成智慧倉儲物流產業園、箱包出口生產基地、新能源汽車療養城和食品冷鏈物流產業園等項目簽約,推動在談水產品供應鏈項目轉段落地。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近年來,泉州加強與“海絲”沿線國家合作,充分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探尋更多互利共贏機會。此次行程,代表團拜會中國駐印度尼西亞大使陸慷,希望大使館一如既往關心支持泉州與印度尼西亞交流交往,推動雙方在更多領域拓展合作空間;同馬來西亞種植與原產業部、棕櫚油總署洽談雙方食品產業合作,簽訂諒解備忘錄;走訪馬來西亞北部經濟走廊執行局,對接經貿交流事項;與祖籍泉州的“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座談,就泉州城市規劃展開深入探討。每到一處,代表團都誠邀大家到訪泉州,感受世遺之城融古通今的魅力,考察產業集群、投資環境、城市建設,共同攜手、共享機遇、共創未來。
盼歸故里敘鄉情,報效桑梓助發展。短短十天行程,代表團先后拜訪印度尼西亞李龍羽、許錦祥、林乃軒,馬來西亞戴良業、陳志遠、林福山、林剛河、駱南輝,新加坡蔡天寶、郭孔豐、陳奕福、李鳴羽、王漢章等著名僑領和僑商,并與當地泉屬會館、社團會員們促膝長談,介紹泉州產業優勢、園區建設、營商環境等情況,希望大家發揮資源優勢,積極牽線搭橋,為泉企拓展海外市場提供幫助;持續關注泉州、推介泉州、投資泉州,把世界資源匯聚泉州,把泉州聲音傳遍世界。欣聞泉州新氣象新成就,海外鄉親們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笑容,心中涌動著澎湃激情。
深化開放合作,共享美好未來。代表團此行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在聯絡中增進感情,在交流中產生共鳴,在合作中達成相融。從泉州吹來的暖風、釋放的誠意必將久久不散,為大家投資泉州、共謀發展埋下一顆顆希望的種子。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