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洛江區中北部的馬甲鎮,坐擁“山水校園”(仙公山、惠女水庫、仰恩大學、海絲野生動物園)特色資源,近年來,按照“黨建引領、工貿帶動、生態優先、文旅融合”的發展思路,整鎮連片推進鄉村振興。
近日,由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的“鄉村振興泉州觀察團”第十三站走進馬甲鎮,看該鎮如何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推進文旅資源“串珠成鏈”,探索鄉村“生態底色”共富之路。
從花卉產業到文化IP “無中生有” 昔日扶貧村走出“致富花路”
距離馬甲鎮永安村的蝴蝶蘭種植基地不遠處,是永安村去年新打造的“飛碟樂園”,隨處可見蝴蝶造型的裝飾,飛碟營地、無動力樂園、蝶形沙坑、蝴蝶秋千、生態科普長廊等游樂設施,吸引許多群眾和游客前來游玩。
“飛碟樂園免費開放,除了水吧和燒烤攤位對外承包經營,允許村民參與夜市經營,售賣特色小吃、土特產等。”永安村黨支部書記杜振忠介紹道,永安村還結合蝴蝶蘭產業,推出“多彩福蝶”研學體驗項目,為中小學生提供“花卉研學+露營基地”研學方案,著力打造“蝶村”游亮點。
十年前,永安村還是市級重點扶貧開發村,而今已是省級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一切變化,從引進蝴蝶蘭種植企業、發展生態經濟開始。
杜振忠說,永安村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建設集蝴蝶蘭生產、展示、銷售于一體的花卉產業示范基地,成為強村富民的支柱產業,去年,全村產業產值達80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首次突破百萬元。與此同時,推出蝴蝶蘭讀書會、蝴蝶蘭文化節等一系列主題文化活動,逐步形成“蝶村”文化IP。
“永安村發展鄉村游已然成型,方興未艾,可借助省市發展文旅經濟的契機,進一步打響‘蝶村永安’品牌,為馬甲發展全域旅游貢獻拿得出手的亮點。”華僑大學旅游學院副院長張慧表示。
從學生街到電商產業園 搭建平臺 引導青年學生就近創業就業
在洋坑村“黨建+”鄰里中心,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帶著觀察團來到剛建成的鄉村振興青創夢工廠。
現代工業風格的裝修讓人眼前一亮,青年創業孵化平臺、仰恩大學青春創業社工作間、馬甲鎮農產品展示中心、共享直播間等功能區,為仰恩大學學生等青年創業者提供了“電商創業+鄉村振興”的實踐空間。
在馬甲鎮農產品展示中心,洛江區農水局三級主任科員王鴻章特別介紹了天花板上的洛江區農產品特產地圖,虹山紅心地瓜、羅溪后溪綠豆湯、馬甲蝴蝶蘭、雙陽印尼千層糕等多種農特產品一覽無余。“年輕人可以在直播間帶貨,也可以走進馬甲鎮農產品展示中心現場直播,邊介紹產品,邊推銷洛江特產。”
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曾建國建議:“展示中心可以結合‘泉州鄉村好貨館’建設,為直播提供更多優質貨源,助力泉州特色農產品銷售。”
距離鄉村振興青創夢工廠不遠處,就是洋坑村正在建設的電商產業園。
近年來,憑借緊鄰仰恩大學,周邊各類快遞站點較多,交通、食宿等條件較為便利等優勢,洋坑村盤活學生街的閑置樓房,建設電商產業園。
“目前產業園一期有7家電商企業入駐辦公,二期項目完成裝修正在招租。村里還通過出租、資產入股等多種合作方式完善健身、食堂、娛樂場所等配套。”李連成表示,所有商戶入駐后,預計一年可增加村財收入4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800個。
鄉村振興示范線擴容提質 串點成線 促進沿線村文旅產業抱團發展
馬甲鎮梅嶺村騏驥驛站,緊挨著惠女水庫,紅黃藍三色的集裝箱打造的休閑空間,在草地上格外醒目。驛站外,是繞惠女水庫而建的康養自行車道,長8.9公里。
“這是洛江區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扶項目,也是市級鄉村振興示范線‘騏驥綠道’項目之一,目前我們正在與第三方接洽,希望通過招商運營,培育生態康養旅游新業態,更好地惠及沿線村和水庫移民。”馬甲鎮副鎮長肖居祎說。
今年馬甲鎮市級鄉村振興示范線“騏驥綠道”正在進行擴容提質,沿線6個村策劃生成18個項目,全面提升沿線人居環境和村莊風貌,通過串聯夢馬莊園、學生街、露營地、蝴蝶蘭莊園等產業項目,促進沿線村文旅產業抱團發展。同時推進串聯馬甲、潘內、蔡內、前垵、新民等5個村的示范線“騏驥福道”建設,與“騏驥綠道”相連,推動更大范圍連片振興。
泉州師院商學院副院長顏雙波表示,目前馬甲文旅項目小而散,要發揮仙公山風景區龍頭輻射帶動作用,統籌各村資源,謀劃精品線路,融入洛江文旅發展大局,借力世遺文旅熱度,提升鄉村旅游人氣,做活生態經濟。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