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中國外貿“成績單”13日出爐。在全球貿易整體低迷之際,中國外貿頂住壓力,規模總體平穩,積極信號越來越多。
進出口規模逐季抬升
據官方數據,今年一、二、三季度中國進出口總值分別為9.7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10.29萬億元、10.79萬億元,規模穩中有增。其中,9月當月進出口總值3.74萬億元,環比連續2個月增長,在環比少三個、同比少一個工作日的情況下,規模創下年內月度新高。
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說,中國外貿運行整體趨勢好,進出口規模逐季擴大、月度走勢向好。隨著中國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持續推進,“好”的變化將更加突出。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中國外貿在全球需求趨緩,周邊一些主要國家出口大幅下滑,進出口商品價格回落等不利條件下實現平穩增長,足以顯示其強大韌性。
出口優勢繼續鞏固
呂大良介紹,前三季度,中國船舶、工程機械、家電等優勢出口產業,市場占有率、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等進一步提升。同時,消費電子產業進出口呈現復蘇勢頭,集成電路進出口在8、9月連續環比回升,9月手機、電腦出口同比降幅明顯收窄。
此外,作為近年來中國出口的“明星產品”,鋰電池、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出口值已連續14個季度保持兩位數增長。據官方統計,前三季度中國“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7989.9億元,同比增長41.7%。
民企活力進一步增強
官方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國民營企業進出口16.34萬億元,同比增長6.1%,占中國進出口總值比重為53.1%,且月度進出口增速均高于整體。同期,民營企業自主品牌產品出口比重同比提升0.7個百分點至22.7%,汽車、工程機械、電子消費品等領域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
民企在半導體產業中的參與度也在繼續提升。呂大良稱,前三季度民營企業在集成電路進口、出口中的比重分別提升2.6個和4.9個百分點,至42%和32.8%。
民企因反應靈活、市場嗅覺敏銳,向來被視為外貿的“穩定器”。民企在品牌建設中表現突出,意味著中國外貿韌性和競爭力持續走強。
企業訂單和信心改善
隨著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效應陸續釋放,中國外貿企業信心正在恢復。中國海關貿易景氣統計調查結果顯示,9月份新增出口、進口訂單環比增加或持平的企業比重較上月分別提升0.8個、1.7個百分點,出口、進口樂觀企業比重較上月分別提升1.3個和0.7個百分點。
呂大良稱,今后將圍繞穩定擴大出口、開拓多元化市場、助企紓困等重點方向,加強穩外貿政策措施儲備,適時推出新政策措施。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