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專精特新企業倍增行動方案(2023年—2025年)》印發。《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累計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2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分別達到2022年的2倍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比2022年進一步增加;上市專精特新企業總數達10家以上。
賦予專精特新企業專屬“特殊身份”
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構建我市梯度培育體系,加強培育服務、引導帶動,引領廣大中小企業堅持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實現高質量發展,我市在前期開展廣泛調研和培育工作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行動方案》。從總體思路來看,《行動方案》聚焦“專、精、特、新、鏈、品”,重點圍繞電子信息、智能裝備、新材料三大產業方向、10個細分領域的鏈群,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
如何堅持挖潛存量、引育增量?《行動方案》提出,我市將通過存量企業提質升級、民營企業嫁接新技術、精準招商引進、知識創業加盟、新型研發機構孵化、國企股權投資培育等多種途徑,培育壯大全市專精特新企業群體。
為堅持因勢利導、差異發展,我市將聚焦電子信息、智能裝備、新材料等重點產業的關鍵環節,以及各地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圍繞專精特新企業在產業鏈關鍵領域“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能力,推動中心市區、沿海縣(市、區)、山區縣結合各自優勢條件,培育各具特色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我市將堅持分段培育、精準幫扶,對處于初創期的創新型中小企業著重加強產業基金投資、產品質量提升、企業宣傳等支持,對處于快速成長期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強企業上市、研發、技改等支持,對處于穩定發展期的企業加強用地、融資、人才等企業增資擴產所需的要素支持。
根據《行動方案》,我市賦予專精特新企業專屬的“特殊身份”,高看厚愛、頂格支持,行政審批服務開綠色通道、政策扶持開“小灶”,存量政策頂格支持、享受門檻適當降低。
市、縣成立促進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工作專班
為盡力推動全市專精特新企業數量質量雙提升、雙倍增,《行動方案》制定了六個方面明確的重點行動,包括實施“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能力提升行動、專精特新特色園區建設行動、產業創新服務能力提升行動、專精特新企業金融服務保障行動、專精特新人才素質提升行動與“異地研發”建設行動。
根據《行動方案》,我市市、縣將成立促進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工作專班,常態化開展宣傳發動、培育服務、申報指導等工作。有關責任單位和各縣(市、區)針對培育目標任務制定相應扶持措施,配套制定促進專精特新企業加快發展、促進異地研發孵化、推進智能制造數字化賦能、金融支持創新發展、支持專精特新等領域創新人才發展等措施,形成促進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一攬子政策包。全市按年度分解下達培育目標任務,制定培育目標任務考評細則,對年度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目標完成率、數量、增長率進行綜合考評。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