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發展是2024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話題。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及配套舉措,進一步解決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全國兩會期間,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泉州市市長蔡戰勝。民營經濟是泉州最大特色、最大優勢和最寶貴財富,貢獻了“七八九九九”,即七成稅收、八成地區生產總值、九成技術創新成果、九成城鎮就業、九成企業數量,形成了紡織服裝、鞋業、石油化工、機械裝備、電子信息等9個千億產業集群。
全國人大代表、泉州市市長蔡戰勝 受訪者供圖
蔡戰勝在訪談中提到了“晉江經驗”,他表示,“晉江經驗”最為鮮明的特色就是緊緊咬住實體經濟發展不放松,堅持線下、線上齊發力,持續提升營商環境。另外,蔡戰勝還回答了關于泉州產業升級、招商引才以及“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等相關問題。蔡戰勝表示,泉州堅持“傳統”與“新興”并舉,做強做優傳統主導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產業升級做好傳統與新興并舉
《21世紀》:民營經濟貢獻了泉州8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不斷創新和發展‘晉江經驗’”被寫入中央文件,在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泉州下一步的方向是什么?
蔡戰勝:“晉江經驗”最為鮮明的特色就是緊緊咬住實體經濟發展不放松。我們著眼于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以園區標準化建設推動國土空間高質量重構,以創新推動產業鏈高質量重塑,著力打好“強引擎、建載體、鑄鏈條、提存量、拓增量、優環境”產業轉型升級組合拳,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21世紀》: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泉州具體采取了哪些措施?
蔡戰勝:優化營商環境要堅持有為政府,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我們實施“營商環境持續提升”專項行動,始終保持泉州政企互動好傳統。線下,常態化開展局長走流程走基層,換位式體驗企業群眾辦事流程;實施“萬名干部進萬企、一企一策促發展”活動,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商貿重點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全覆蓋、全掛鉤、全聯系,送政策上門、服務上門。線上,我們開通了企業服務專線,推出“政策找企”平臺,實現“簡單接入、自動匹配、便捷申報、快速兌現、直達企業”,每年兌現惠企資金50億元以上。
《21世紀》: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依靠創新引領產業升級”,泉州產業升級的情況如何?未來將重點發力哪些產業賽道?
蔡戰勝:我們圍繞泉州9個千億產業集群,細分梳理了32條縣域產業鏈,圍繞龍頭企業開展產業鏈開放招商,聯動實施質量、標準、品牌、文化強市戰略,做到“傳統”與“新興”并舉。一方面,做強做優傳統主導產業,發揮泉州鞋服產業優勢,緊跟全民健身社會新風尚,推動泉州休閑體育產業從日常鞋服,向戶外運動、體育裝備、賽事經濟等拓展,打造萬億級產業鏈集群。把數字化生產線改造作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全市已有近八成規上工業企業、共5400多家開展“智改數轉”,企業數字化應用場景走在全國城市前列。
另一方面,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21世紀》:產業升級繞不開科創和人才,針對科創、人才兩大短板,泉州具體采取了哪些措施?2024年還將會有哪些突破?
蔡戰勝:科技方面,實施高新技術企業、高端研發平臺、研發投入、高層次人才“四個倍增”計劃,其中高新技術企業已經提前實現翻番;累計引建大院大所28家。建立科技重大項目“揭榜掛帥”組織機制,設立創新基金150億元。今年年初,發布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水平“11條措施”、科研院所市場化產業化轉型“5條措施”,將安排5.2億元支持企業研發投入、高新企業增量提質、激勵科研院所創新,確保全年R&D投入增長20%以上。
人才方面,我們有“港灣計劃”和“涌泉”行動,2023年舉辦首屆泉州人才節,實行人才自主評價配額制試點,目前全市高層次人才突破2.45萬人,人才隊伍總量突破234萬。今年年初,發布加快青年人才集聚引領支撐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8條措施”,每年財政投入人才專項資金超12億元,吸引更多博士、碩士、本科、大專等畢業生來泉留泉就業創業。
讓企業可“拎包入住”園區
《21世紀》:2023年泉州全力推進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同步開展招商引資,在招商引資方面,泉州有哪些經驗值得分享?
蔡戰勝:我們實施 “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專項行動,堅持邊招商、邊建設、邊運營一體化推進,強化招商選資、連片建設、業態導入。
首先,為簽約項目、初創企業提供便利優惠的物理空間,既提供標準化廠房,又提供對層高、廠房有特殊要求和配套設施等定制,企業可自主選擇租、買或者先租后買,“拎包入住”園區。
第二,降低供應鏈配套成本,在園區內布局共享研發、能源、物流倉儲等設施,提供原材料集采、協同制造、員工共享等服務,“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產業園就是產業鏈”。
第三,降低融資成本,搭建產學研金對接平臺,推出面向中小微企業的中長期貸款、技改貸、園區貸等融資工具,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
《21世紀》:福建重商文化源遠流長,泉州具有港口城市優勢,對于開展引僑聚僑和泉商回歸工作,泉州具體采取了哪些措施?
蔡戰勝:我們實施“聚僑引僑和泉商回歸”專項行動,特別是推進《泉州市華僑歷史遺存保護條例》立法工作。這項立法工作,在設區市層面,應該是全國率先的。同時,啟動“留住根脈”華僑歷史文化傳承展示工程,全面開展“刺桐僑厝”保護利用三年行動,更好地延續泉州僑厝、僑居、僑村傳統文化和歷史風貌,構建系統性、整體性華僑建筑保護體系,打造一批華僑旅游路線,讓海內外僑胞留住記憶、記住鄉愁。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