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城市建設品質提升工作組和福建省農村建設品質提升工作組通報2023年全省城鄉建設品質提升工作考核結果,我市獲評全省城鄉建設品質提升綜合績效優異設區市,晉江市獲評全省城鄉建設品質提升綜合績效優異縣(市、區),鯉城區、晉江市、德化縣上榜2023年培育典型樣板項目成效明顯的縣(市、區)名單。
2023年,我市重點圍繞宜居宜業、生態人文、聚城暢通、安全韌性、智慧管理、村鎮建設、樣板特色等七個方面,策劃實施城建項目1729個,年度完成投資量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保障性住房、老舊小區改造、典型樣板建設等多個專項工作成效位列全省前三。一批具有當地特色、影響力大、示范帶動作用強的城鄉功能品質提升項目迅速成型,有力支撐泉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城市片區綜合開發建設省級樣板
鯉城區繁榮—站前西片區
圍繞“活力宜居、低碳韌性、特色魅力、高效智能”的目標,2023年,鯉城區策劃生成總規模達6128畝的繁榮—站前西城市片區綜合開發樣板項目,以“指揮部+市區國企”形式協同協作,建立健全重大項目“雙業主”責任機制,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通項目難點堵點。
突出“以城促產、以產興城”,高標準規劃建設片區,合理布局江南新區功能區塊和產業鏈,承接古城文旅功能外溢,策劃實施泉州演藝劇場等一批高品質“文商旅”融合項目,并依托濱江總部經濟區打造現代服務業創新集聚區,結合山水空間等生態建設,策劃實施站前大道兩側景觀提升等一批高顏值項目。
片區創建以智慧、綠色為主題,創新建設智慧工地云平臺,以污水管網普查及地下空間數據平臺建設為著力點,重點集成城市數據,推動數字化公共治理平臺應用。
立足文脈保護傳承,鯉城區出臺《傳統建筑構件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規定》,建立老構件回收管理倉庫,全面回收保護傳統構件材料,在城市更新工作中留住文化、留住鄉愁。
集鎮環境整治省級樣板
晉江市紫帽鎮
晉江市紫帽鎮通過集鎮環境整治,聚焦公共空間、農房整治、基礎建設、創收運管四個方面,實現集鎮品質整體提升。
以閩臺鄉建鄉創為著力點,紫帽鎮聚焦全齡友好公共空間打造,利用閑置用地和利用率低的建筑設置長者食堂、大眾茶館、老人觀景平臺、孩童托管場地及婦女活動空間等文化生活休閑空間。
聚焦“三類農房”改造,紫帽鎮探索不同類型的農房改造機制,針對既有農房進行適老化、宜居化、民宿化改造。采取政府牽頭、運營投資商承擔改造費用、戶主出租房屋收取租金的形式,植入飲茶、私廚、民宿等多元業態,增加村民收入。
聚焦基礎設施建設,紫帽鎮加快完善污水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在多個村莊新增或改造旅游公廁,采取新設停車位、規劃電動自行車停放地點等措施規范管理秩序,并探索符合集鎮實際的綠化手法,打造出一批富有鄉土特色的綠化空間。同時,聚焦運營管理模式創新,探索建立“助餐點+物業送餐”機制,配套出臺長者助餐服務網絡、便捷化服務流程、多元化資金籌集渠道、立體化安全監管機制。
閩臺鄉建鄉創合作省級樣板
德化縣美湖鎮美湖村
美湖鎮美湖村是中國傳統古村落,位于德化縣西南部,群山環抱、碧水繞村,是典型的山區村莊。通過“陪護式+”“產業+”“建設+”等“三個+”舉措,美湖村充分挖掘生態資源優勢,有力推進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樣板村創建工作。
“陪護式+”,即委托臺灣團隊開展陪護式服務,服務團隊每月三次到實地進行創建指導服務,深入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建筑元素。“產業+”,即布局全域鄉村旅游,通過舉辦古樟小鎮第五屆民俗文化旅游節活動、打造星光露營基地、新建大樟樹民宿等舉措,推動毗鄰文旅產業集聚互補。“建設+”,即落實惠民“落腳點”,將村莊特色文化融入微景觀創建,科學利用村中雜地、荒地、舊厝建設微景觀,同時完成舊村部黨群服務中心、老年活動室、婦女活動室等室內功能空間改造及青少年室外籃球場改造,為村民提供假日休閑和鄰里活動場所。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