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維初夏,東海之濱,泉城似錦,群賢畢至。
5月20日至26日,第二屆“泉州人才節”活動圓滿舉行。以城市的名義,為期7天的“人才時間”里,來自海內外的院士、各界專家、行業大咖、在泉高校和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負責人齊聚泉州這座海納百川、聚泉成海的求賢之城,共享尊榮、共謀發展。
第二屆“泉州人才節”成功落幕,但泉州愛才敬才重才的信念永不止步。潛力無限、熱情周到、包容開放的泉州,將始終以家的溫暖,擁抱每一位來自五湖四海的“奮斗者”,呵護每一位懷揣夢想的“追夢人”,助力每一位深耕篤行的“實干家”,誠邀四方英才共同繪就“海絲名城、智造強市、品質泉州”的美好畫卷!
關鍵詞1
政策“干貨多”
重磅發布“三大行動”方案
才聚泉州,智創未來。在5月20日舉行的第二屆“泉州人才節”開幕式上,市主要領導強調,“隆重舉辦‘泉州人才節’,就是要傳遞‘讓泉州成就人才、讓人才成就泉州’的強烈信號”。
泉州,古有“市井十洲人”的開放盛景,如今更是用心用情打造最優人才生態,不斷迭代升級“1+1+3+N”人才政策體系,構建全鏈條人才激勵機制,以真情實意引育人才、服務人才、成就人才,讓人才居者自豪、來者依戀、聞者向往。
在人才節開幕式上,隨著盛水器內的“源泉”注入啟動槽,泉州市“博士人才倍增”“家燕歸巢”“優才服務提升”三大行動方案重磅發布,持續“加碼”造優聚才環境。開幕式現場特寫的“家”,就是泉州與人才心靈契合、彼此交心的真實寫照。
瞄準“高精尖缺”創新創業人才,泉州實施“博士人才倍增”行動,力爭每年新增博士人才500名以上。用三至五年時間,實現全市博士人才數量倍增、質量提升,儲備一批我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急需緊缺的引領性、支撐力強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高水平工程師、青年科技人才及其團隊。
創新招才引智新模式,泉州實施“家燕歸巢”行動。依托異地泉籍商會,重點聯系一批泉籍高校專家、學者、教授等高級人才,引進一批頭部企業、科技企業的泉籍中高管及骨干,對接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半導體、文旅等重點產業泉籍優秀人才,服務一批“雙一流”高校泉籍學生回泉就業創業,更加精準有效吸引在外優秀泉籍人才參與家鄉建設,實現人才回引、項目回鄉、資金回流、智力回哺。
營造近悅遠來暖才生態,泉州實施“優才服務提升”行動,推出“辦事無憂”“出行無憂”“教育無憂”“就醫無憂”“安居無憂”“事業無憂”“樂活無憂”“尊榮無憂”等八條措施,升級人才港灣信息平臺2.0版,進一步優化提升人才服務水平,打響“泉心泉意·涌泉無憂”人才服務品牌,吸引集聚更多優秀人才來泉創新創業。
政策好不好,人才說了算。“泉州人才政策持續‘加碼’,特別是在本屆人才節發布了‘三大行動方案’等一系列人才引育留的重磅措施,人才磁場日益增強!”清源創新實驗室特聘研究員張福蓊有感而發。他表示:“未來,將不遺余力地招引更多青年人才,有效激活他們的專業素養與創新意識,實現為泉州所用、助泉州發展。”
關鍵詞2
活動“氛圍濃”
精心策劃“1+16+42”配套項目
一個對人才滿懷尊崇的城市,必定是一個充滿發展活力的城市。
泉州特意選擇在5月20日這一天舉辦“人才節”,承載著這座城市對人才最深情的告白,開啟了城愛人才、人才愛城的“雙向奔赴”。“搶”在開幕式之前,泉州迫不及待地再一次把城市與人才的表白,寫在了一座座地標建筑上。
在晉江之畔,遠遠望去,“泉心愛才·智創泉州”“海絲泉州、人才港灣”“才聚泉州,智造未來”等大字,在泉州中央商務區、東海泰禾廣場、晉江濱江商務區的20多幢樓宇電子屏幕上滾動播放,誠意十足、字句堅定,在晉江之水的倒映下,構成了城市與人才的“浪漫畫卷”。
回顧本屆人才節,泉州舉辦了1場開幕式、16場市級配套活動、42場縣級配套活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營造了愛才重才尊才的濃厚氛圍,持續打響“泉城似錦·邀您來創”引才品牌矩陣。
人才節期間,泉州邀請泉籍院士郭光燦作題為《量子信息技術發展狀況》的主旨演講,帶領現場的科創平臺工作者、企業代表、高校師生等走進“量子世界”;舉辦“國家高層次人才服務行——走進福建泉州”活動,組織專家與40多家泉州企事業單位的代表面對面洽談,為泉州企業高質量發展把脈開方、出謀獻策;舉辦“煙火泉州·智創之城”青年人才專場研學活動,50多位青年才俊參與活動,圍繞人才引進、就業創業等內容交流探討,共話泉州未來發展;泉州中央商務區人力資源總部經濟園區正式開園,打造“人才+科技+金融”的人力資源集聚生態,為泉州重點產業體系發展提供人力資源配套……
市、縣兩級聯動配套活動接續推出,全方位推介展示泉州“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彰顯了泉州這座世遺之城、奮斗之城、國潮之城、煙火之城,惜才如金、初心不改,以城市的最高禮遇、最大誠意致敬人才。
關鍵詞3
創業“環境優”
誠意十足匯聚近悅遠來“人氣、才氣”
“蒼官影里三洲路,漲海聲中萬國商”。曾經的泉州,商通四海,廣納天下英豪;今天的泉州,實業興盛,是各類人才就業創業的理想地,筑就名副其實的夢想港灣、事業港灣、生活港灣。
本屆人才節,泉州面向全球發出招賢令,精心篩選了12個百萬元年薪、118個五十萬元以上年薪以及5000多個其他優質崗位;發布2024年泉州市優秀青年創新創業人才榜單,50名優秀青年才俊脫穎而出;發布2024年泉州市系列人才創新創業賽事,持續營造創新創業良好氛圍,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在實戰實賽中競相迸發……“泉城似錦·邀您來創”,泉州用滿滿的誠意,招攬天下英才共創發展大業。
不止于此,泉州還積極聚力整合資源、集成要素,推動產業基金強勢崛起,簽約落地規模120億元的三支涉才創投基金,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扶持。聚焦產業鏈“卡脖子”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項目,公開征集、篩選確定了2024年13項重大技術需求,發布2024年泉州市“揭榜掛帥”重大技術需求榜單,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以敬才愛才的“大氣、底氣”,泉州不斷匯聚近悅遠來的“人氣、才氣”,積極打造青年人才向往地、青年發展友好城。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中心主任、泉州市人才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汪鳳翔表示:“未來,我們人才發展促進會將在人才生活上、工作上搭建舞臺,促進人才的相互交流,幫助人才更快融入泉州、扎根泉州,實現人才價值。”
關鍵詞4
人才“歸屬強”
千言萬語“告白”是人才對城市的相許
泉州,城市與人才的愛意,從來就是“雙向奔赴”。
記者留意到,人才節期間,除了線下活動,線上同樣熱鬧非凡。連日來,一場泉州“520”城市人才告白計劃活動,“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一句句人才對泉州的肺腑之言,在公眾號、視頻號紛紛“上映”,令人動容。
這樣的告白,吸引了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莊松林在內的人才積極參與。“泉州是人才的舒心之家、安心之所、創業之地,人才獲得感、幸福感和歸屬感不斷提升,人才事業與城市夢想同頻共振。”“我走過很多國家,最終回到家鄉,家鄉的創業氛圍濃厚,總能以開放包容的姿態通達世界。”泉州市人才發展促進會會長曾福泉“路過了全世界”,依然回鄉創業。還有青年人才表示,希望“執泉之手,與城同行”……
每一聲的告白,都是人才對泉州的期許,更是對泉州的相許。據市委人才辦統計,從5月7日啟動至今,主辦方共收到582條人才告白文案、227張人才告白海報和116條告白VCR。
告白的方式,還有藝術。5月20日至21日,“Hi·泉州”青年人才音樂薈分別在鯉城區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C區面粉廠麥倉廣場、豐澤區黎明職業大學胡應湘體育館舉行。《花開的街巷》表演者楊宗南用音樂向家鄉告白。他說:“泉州的發展離不開各行各業人才的支持與加入,也希望家鄉泉州能越來越好。”
云程發軔,萬里可期。在這個“千里馬”競相奔騰的新時代、“創新潮”波瀾壯闊的新征程,泉州創新涌動、聚泉成海,必將不負熱愛、不負期待,與廣大人才共享機遇、互相成就,扛牢福建省高質量發展主力軍的時代擔當,再創“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盛景。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