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重大新聞»正文

專項行動推動重龍頭、強品牌、鑄鏈條,育專精特新——萬億級產業鏈生態圈強勢崛起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24-06-27

 



泉州著力構建3條萬億級產業鏈群和培育若干個百億級、千億級新興產業,形成“石化—紡織鞋服”兩萬億級、“建材—家居”萬億級、“機械—電子”萬億級的產業鏈群。圖為瀝青生產領域的“全才”鐵拓機械。(洛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大河有水小河滿”,在“萬億城市”泉州,龍頭企業與中小微企業圍繞產業鏈延伸壯大“大手拉小手”,營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發展局面,萬億級產業鏈生態圈不斷提升。

近年來,泉州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處理好發展中小企業和大企業之間的關系”囑托,堅持重龍頭、強品牌、鑄鏈條,持續推動培優扶強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倍增,進一步延伸壯大產業鏈。

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55家(其中省級209家),占規上企業數5.5%,帶動中小企業集聚配套。在龍頭帶動下,形成專精特新、高新企業、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格局,覆蓋機械裝備、材料制造、電子產品及元器件等行業,現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7家、數量居全省第二位,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27家、數量居全省首位,創新型中小企業1036家、數量居全省首位(以上排名均不包括廈門)。

 



鐵拓機械累計擁有550項專利,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洛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培優扶強

龍頭企業建園區聚鏈成勢

當前,泉州龍頭企業的陣營不斷壯大,發展勢頭喜人,355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為全市GDP貢獻近20%的產值。泉州圍繞主導產業、優勢產業,鼓勵各地支持龍頭企業牽頭建立產業協同體系,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局面逐漸顯現。

近年來,泉州出臺《泉州市支持制造業龍頭企業引領創新若干措施》等文件,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建立龍頭企業動態管理機制,實施龍頭促進計劃,推動“企申高、高升規、規轉高”,培育一批高新技術領軍企業。根據最新數據統計,泉州滾動更新省級龍頭企業名單209家,市級龍頭企業355家,三年完成推動“小升規”近3000家。

這些龍頭已經成為工業園區建設發展、產業鏈條延伸的“領頭雁”與“生力軍”。泉州積極支持龍頭企業建園區。鼓勵引導龍頭企業建園區、中小微企業進園區,發揮鏈主作用,吸引上下游企業集聚,共享研發、能源、物流倉儲等配套,推動形成“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產業園就是產業鏈”的產業生態。圍繞龍頭企業的延鏈、補鏈需求,周邊再布局一批配套型小微產業園,提升產業鏈協同水平和效率。

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正積極發揮牽引作用,以產業生態中的影響力和主導地位,將資源稟賦和要素優勢拓展輻射到全產業鏈,真正起到“以大帶小”的效果。政企攜手下,已有不少龍頭企業帶動園區集聚成勢。鞋服產業方面,安踏集團建設安踏智慧產業園,打造智慧標桿工廠,配套全球體育運動科研創新實驗中心、智能化生產研發中心,補齊產業鏈高端環節;南安產業生態走廊引入雙龍頭鏈主,以九牧為龍頭,著力強鏈延鏈補鏈,布局建設萬洋、數字衛浴、奧飛、佳福斯、民生電商、云科直播、恒潤高科、云科高定等總面積超2000畝的小微產業園,計劃建設標準化廠房200多萬平方米,同時引來中國五礦布局建設總投資36億元、總建筑面積64萬平方米的高端閥門智造園,配套搭建集采平臺、閥門市場。

數字賦能,也是龍頭企業及產業鏈條提升的強大動能。泉州搶抓全國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兩個城市試點契機,聚焦研發、設計、采購、生產、銷售、物流等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實施《泉州市智能制造數字化賦能三年行動方案》,逐步推動企業從單機改造向整線改造轉型,打通企業生產端到銷售端數據,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效率。培育數字化轉型標桿方面,重點扶持龍頭企業引入華為、西門子等知名服務商做頂層設計方案,自上而下推動業務流程再造和組織管理變革,打造全流程數字化典型標桿。圍繞智能化改造、5G應用等方向建立產業數字化項目滾動庫,推動培育華宇織造、興業皮革、達利食品等20家企業獲評國家級、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科牧、九牧、信泰等55家企業獲評國家級、省級融合發展標桿企業。同時,上線“數字超市”平臺,快捷、精準、有效實現數字化服務商與企業供需對接,提供一站式數字化轉型服務,進一步解決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的痛點。

育苗成林

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躍居全省首位

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強、技術含量足、發展潛力大,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生力軍。推動中小企業加強創新、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是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在制定《泉州市專精特新企業倍增行動方案(2023年—2025年)》的同時,泉州出臺《泉州市促進專精特新企業加快發展若干措施》《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研發支持的若干措施》等配套文件,全方位構建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扶持體系。

存量方面,泉州堅持分行業、分梯隊選育培育,持續做大后備庫、提高培育率、建好專業園,讓專精特新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育苗成林;增量方面,聚焦縣域重點產業鏈招商、“鏈主”企業招商,實施橫向壯鏈、縱向延鏈的招商策略,精準引進和培育一批根植性強的上下游專精特新企業,推動產業鏈式集群發展。

2023年以來,泉州累計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1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569家,數量均為全省第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數量實現翻倍。截至目前,泉州有效期內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7家(全省第二)、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27家(全省第一)、創新型中小企業1036家(全省第一,以上排名不含廈門單列自評)。

這些專精特新企業主要分布在機械裝備、電子信息、新材料等行業,專精特新企業平均擁有發明專利5.85件,年研發經費投入平均907萬元、占企業營業收入平均達5.16%,是全市平均水平的3倍多。企業營業收入增長率達13.26%,企業凈利潤率達8.2%;已有6家企業成功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按照產業定位更精準、研發資源布局更全、產業基金配套更多樣、扶持政策更優等要求,重點創建首批15個專精特新園區。對入園專精特新企業給予融資貼息、租金補貼、達產獎勵、優化服務等政策支持,同時大力推進工業設計、大院大所、人才創新要素進園區。其中,南安半導體科技產業港培育半導體輔材輔料、半導體終端應用和電子信息三大產業門類,布局智能工廠、技術研發平臺、創新中心;晉江市芯智造產業園培育集成電路裝備服務、精密激光材料加工設備、半導體設備企業,拓展園區增值服務,打造智慧園區平臺和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檢驗檢測中心。

在更廣領域,泉州將不斷強化科技支撐與金融賦能,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宜居城市,賦能專精特新企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動力”。

協同成鏈

著力構建3條萬億級產業鏈群

攥指成拳、資源集聚。泉州著力構建3條萬億級產業鏈群和培育若干個百億級、千億級新興產業,形成“石化—紡織鞋服”兩萬億級、“建材—家居”萬億級、“機械—電子”萬億級的產業鏈群,2021年—2023年石化—紡織鞋服產業鏈群、建材—家居產業鏈群、機械—電子產業鏈群規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年均增長3.7%、6.4%、8.6%。至2023年,全市已形成9個產值超千億元的制造業產業集群。

為進一步夯實發展根基,泉州實施產業鏈梳理補強,開展市縣兩級重點產業鏈梳理。市級層面方面,完善泉州市產業發展小組,成立市領導掛帥的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等15個產業發展小組;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梳理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人工智能、半導體等5條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鏈圖譜,每條圖譜詳細標注建設目標、產業基礎(優勢、劣勢)、產業園區、上下游產業、優質企業群體、強鏈補鏈延鏈方向、重點招商企業名單等。

縣級層面,共梳理50條細分產業鏈,各個縣(市、區)明確主攻方向和發展重點。如洛江區推動智能裝備建成百億產業鏈群(擁有規模以上智能裝備企業56家,2023年實現工業產值111.3億元,同比增長20.1%);南安市重點推動水暖廚衛和石材2個支柱產業,其中石材產業是南安首個千億產業集群,水暖廚衛產業先后獲得“中國百佳產業集群”、國家級建材家居(水暖廚衛)產業集群等稱號;惠安縣推動鞋服箱包建成超兩百億產業鏈群(2023年實現規上工業產值217.億元,同比增長11.1%);德化縣聚焦工藝瓷、日用瓷、大師瓷傳統陶瓷,打造陶瓷千億產業集群等。

為布局重點區域產業發展定位,泉州相繼成立中心市區城建總指揮部,推動市區重點打造產業化現代化國際化新城。其中,成立南翼國家高新區建設指揮部,聘請長城研究所開展產業梳理,提出以“現有產業未來化”和“未來技術產業化”為重點,突出“換道快跑”和“有中生新”,做強新能源新材料、半導體和集成電路兩大賽道,做大新一代人工智能、數字健康兩大賽道,做優生產性服務業賽道,形成“2+2+1”新賽道體系;成立石化產業指揮部,推動泉港、泉惠兩園區差異化、協同化發展產業鏈新路,加快國亨化學、天辰泉港新材料等項目建設,打造世界級綠色石化基地。啟動“石化科創小鎮”建設,建成研發總部、小中試基地和產業孵化基地。

 



位于泉港石化工業園區的福建百宏公司生產火熱,各主體化工裝置假期無休,24小時運轉。(百宏集團供圖)

亮點案例

百宏集團:延鏈強鏈實現石化園區“隔墻工廠供應”

近年來,泉港石化園區形成了上下游鏈條完善、產業關聯度高、產品隔墻供應的產業集群式發展,以中化泉州石化、福建聯合石化、福建百宏等龍頭企業為引領,已初步形成“油頭—化身—輕紡尾”產業鏈條,目前正在加快打造“石化—紡織鞋服”兩萬億級產業鏈群,產業園區規模層級加速提升。

其中,百宏集團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從紡織化纖、聚酯薄膜,到行業上游石化新材料,百宏產業的延鏈強鏈只用了3年時間。2021年,百宏集團投資57.2億元的百宏PTA生產項目順利投產,2023年度實現產值137.46億元,產品產量238.51萬噸,產品大部分供給下游聚酯和紡織工廠,大大降低產業中下游的化纖和服裝的生產成本。

產業鏈條的延伸壯大不斷進行中。福建百宏化學有限公司與福建百宏石化有限公司僅一路之隔,這里建設有十幾套產品裝置的化學新材料聯合體,生產廣泛應用于可降解塑料、鋰電池電解液溶劑和光伏膜材料等產業的產品。作為泉港石化園區乙烯(碳二)、丁烷(LPG)產業鏈的重要延伸項目,百宏化學的原料為甲醇、合成氣、乙烯、丁烷,在原料來源上延續了石化園區“隔墻工廠供應”的特色。其中,乙烯與合成氣由同一園區的福建聯合石化提供,丁烷由園區另一企業中國燃氣集團采購。

鐵拓機械:福建首家北交所上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3月8日,福建省鐵拓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拓機械”)正式敲鐘登陸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為北交所龍年首家掛牌企業,也是我省首家在北交所上市的民營企業。鐵拓機械抓住北交所主要服務專精特新企業的戰略定位,也是福建第一家北交所上市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的快速發展將為泉州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成為產業發展“金苗子”和生力軍。

作為泉州高新技術龍頭企業,鐵拓機械專攻瀝青混合料攪拌技術領域,自2004年以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起家,鐵拓機械的名字便與“瀝青”緊緊相連。從每小時生產4噸瀝青的攪拌車,到每小時生產400噸瀝青的一體式瀝青廠拌熱再生設備,企業機械制造技術不斷成熟。2023年,鐵拓機械的瀝青混合料廠拌熱再生設備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頒發的“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稱號。做深專業,布局產業,鐵拓機械將視野擴大到原材料預處理、瀝青混合料、瀝青回收利用等上下游環節,成為瀝青生產領域的“全才”。

如今,鐵拓機械擁有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福建省瀝青再生設備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累計擁有550項專利,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產品銷往歐亞非的60多個國家和地區。

責任編輯:蘇慧敏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aⅴ手机版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中国少妇性爱视频免费的 | 婷婷丁香五月六月综合激情啪 | 免费国产真实迷jian系列网址 | 综合在线精品视频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