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在古城
亮點在古城 厚度在山海 氣質在煙火
央視《走遍中國》播出3集系列片《海絲泉州》引發熱烈反響
6月24日至26日,央視《走遍中國》播出系列專題片《海絲泉州》,讓海內外觀眾感受世遺泉州獨特魅力。專題片播出后,引發熱烈反響,全國網友紛紛為泉州點贊。據悉,《海絲泉州》共3集,每集時長25分鐘,以文旅地圖為線索,帶領觀眾到泉州“Citywalk”。
專題片海報
石觀滄海
千年古城的“石頭記”
6月24日,第一集《海絲泉州·石觀滄海》以“石頭”為線索,探索泉州無處不在的石頭建筑,探訪度過風煙歲月的石頭遺產,探究傳承千年的雕刻技藝,在時空中穿梭,揭開沉默不語的石頭的一角面紗。
看完這集紀錄片,海外留學生徐佳旋發表了一篇觀后感。她表示,不論是九日山石刻、萬壽塔、古城、石墻、石屋、石磚,還是燈塔、石玉雕、石橋等珍貴的石制遺產,每一處細節都體現出泉州人的匠心和泉州歷史的厚重感。
紀錄片的節奏舒緩、娓娓道來,給觀眾帶來了沉浸式的體驗。鏡頭運用極為考究,既有宏大的全景,又有細膩的特寫,完美捕捉了石制品的紋理和工藝之美。這些畫面不僅展現了泉州石文化的藝術價值,更傳達了其背后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傳承。“我認為關于泉州的紀錄片非常值得N刷,這比瀏覽碎片式的游客打卡旅行攻略要‘硬核’得多,干貨滿滿!”徐佳旋說。
專題片截圖
花語海韻
見證泉州“向海之路”
6月25日播出的《海絲泉州·花語海韻》以花為媒、伴海音韻,帶領觀眾在蟳埔漁村看海上弄潮、岸上勞作,記錄漁村和簪花圍被看見的“高光時刻”,以一封遠洋家書勾連兩頭的相思,譜寫異域文化在泉州的傳播,見證“向海之路”。
“美麗別致的海景和古韻人情的表達,讓人感受到留在泉州的海絲遺珍,也感受到泉州之美。”朱智是廣告行業從業人員,她在紀錄片中感受到了泉州兒女堅毅勤勞的民風。
片中海洋元素打造的“四水歸堂”和“風雨長廊”,勾勒出閩南別具一格的建筑風格。文旅推薦官的引導和解說,讓建筑物寄托了華僑的鄉愁,讓僑批記錄了華僑的鄉思。而僑鄉的娘惹菜和拉茶獨具南洋美食特色,讓人產生特別想品嘗的感覺。“《花語海韻》的配音詞文案創作水平和導演水準都特別高,多維度、多角度挖掘了泉州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傳承。”朱智說。
專題片截圖
巷遇古城
來泉州你就挖到寶了
泉州,亮點在古城,厚度在山海,氣質在煙火。26日播出的《海絲泉州·巷遇古城》中,泉州古城市井煙火噴薄而出,喧囂忙碌、超凡脫俗。片中,兩位文旅推薦官漫步街巷,追尋兒時記憶中的老建筑、老物件,探尋古城新生業態,體驗非遺傳承,挖掘創新背后的文化底蘊。
“來到泉州,你可就挖到寶了!”觀眾傅之衍說,影片聚焦泉州的紅磚厝、東西雙塔等文化遺產,探尋街邊古早味,鐫刻泉州的文化之美,讓人遇見世遺城市既寧靜神秘又繁華活躍的獨特魅力,看完令人意猶未盡。“如果每座城市都是一本書的話,那么大多數城市是辭典,而泉州則是一本辭海。”傅之衍說,泉州是起點,是開端,它把傳播中華文化、促進外貿交易的重擔扛在身上,這里更是內外交融的樞紐,一條絲路牽出了一系列歷史變遷,也留下諸多的海絲文化遺產、一樁樁海上故事,還有流淌在街巷的文化氣息,這些都在片中得以呈現。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