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各地景區親子游不斷升溫。野外燒烤、山林露營、漂流賞景……連日來,不少家庭結隊來到南安九都鎮最新的棲云谷景區避暑游玩,在大自然山水間感受快樂。
借助綠水青山之力,挖掘“金山銀山”。隨著多個山區農旅綠色項目的持續落地,南安走出了一條特色鄉村振興的“南安樣本”之路。
九都鎮新景區迎來首批暑假游客 (李想 攝)
滑翔傘項目方興未艾
農旅結合 多模式挖掘山水引流密碼
南安九都鎮,被譽為泉州“生態調節器”。在近期剛免費開放的九都鎮棲云谷景區里,游客們或品茗,或戲水,在綠水青山間盡享愜意與放松。
據稱,棲云谷景區整體項目預計投資3000多萬元,計劃分2年完工。預計景區前期每年便可為村集體增收10萬元,并解決村里閑置勞動力問題。除漂流項目外,景區還將陸續推出荒野燒烤、山林民宿、水中露營、親子樂園等豐富多彩的留客項目。高清監控、免費Wi-Fi、露天電影、KTV等設施也正陸續投入使用。
無論是喜歡“下水”,還是熱衷于“上天”,九都鎮總有一款適合你。借助山美水庫附近的高山草地資源,鎮里開設了全市唯一的滑翔傘體驗項目,還創建了國家級航空飛行營地及九都極限攀巖基地等38個運動體驗項目。借助舉行“滑翔傘全國邀請賽”“環湖自行車賽”等系列活動,已先后吸引游客超10萬人次,拉動百萬級的消費。
吃著蓬華臍橙,穿行在山水間,聆聽老兵講解員講述那段革命崢嶸歲月的故事……無獨有偶,同樣依山傍水的南安市蓬華鎮則提煉出“三色三美”的鄉村振興模式:青山綠水生態游的“綠色”,茶果僑鄉生態游的“橙色”,以及愛國主義教育游的“紅色”。僅今年上半年,到蓬華鎮參與“三色”之旅的游客就超過10萬人次,山城村紅色教育基地和重組中的天柱山景區更是成為游客打卡點,僅7月上旬,到上述兩個景點觀光、研學的游客就達3000多人次。
提及南安向陽鄉,此前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又遠又偏。客人不愿意來?那就想辦法吸引他們來,想辦法把山里的好貨送出去!全鄉一盤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向陽鄉將11個村規劃為以育強村北藥種植、育新村湖羊養殖、雪水溫村水稻種植、汪萌萌養豬場等為代表的綠色農畜產品種養區和雪水溫村特色民宿群等為中心的生態旅游休閑區,通過修路、美化鄉村等多種方式,實現了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的飛躍。向陽鄉也因此成為泉州唯一入選農業農村部立項的“2024年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立項名單”。
創新推進 打造鄉村振興“南安樣本”
雖然南安打造的農旅特色項目各具精彩,但其背后卻閃耀著相同的創新思維。積極引入數字化應用,推出多種經營模式,南安各地正探索走出盤活山區農旅資源的新路子。
數字化應用方面,九都鎮推出集食、住、行、游、購、娛等于一體的“山美生活”數字平臺,已上線32家項目體驗及民宿飯店預約等服務,方便更多訪客走進九都。另外,他們還通過“山美生活”品牌IP的打造,結合“618”山美好物節等“一村一品”活動,以參與直播等方式大力推薦山間好貨。運營方面,九都根據鎮域發展戰略和建設規劃,建設環湖“鄉村振興示范靚線”,構建“旅游+”特色產業體系,探索“鄉鎮+國企+社會+村集體”投建營模式,多方整合專項債以及鄉村振興、庫區后扶等項目資金強化保障,力爭在年內建設成農業生態型鄉村振興特色鎮。
為了深挖農特產品養殖采摘項目,蓬華鎮率先建設3個“數字果園”,實現遠程智能管理果園1000畝。為推進建設現代化柑橘產業園實施優質品種培育,目前已與福建農林大學擬定合作協議,建設300畝試驗基地,力求實現一年四季有鮮果。種得好,還要賣得好,目前蓬華鎮正持續優化“戀橙”商城和蓬橙優品兩大電商平臺,打造區域統一配送中心,通過舉辦南安“蓬華臍橙”進古城系列活動,打響區域品牌影響力。他們還與國企聯合成立戀橙(南安)品牌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探索建立“高標準生產基地+強鎮強村公司+專業銷售平臺+產業文創開發”的共富體系,形成“蓬橙+”好貨矩陣,其中,蓬華芥菜、蓬華鐵觀音、蓬華油茶、蓬華臍橙、大演柿餅被《泉州鄉村好貨名錄》收錄,以一顆橙子串起的產業鏈產值超7.25億元。
農旅項目添彩,南安正被越來越多游客列入必游名單。今年一季度,南安接待了186.26萬人次的國內游客,同比增長26.4%,旅游收入突破27.01億元,比增43.8%。
美麗鄉村整體形象的確立,離不開地方管理機制的保障。南安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了更好地擦亮生態底色,南安同步開展“一二一”村莊清潔行動(一個月兩次集中大掃除,形成一個好習慣),今年以來,完成8.3公里污水管建設;推進26個省級農村生活污水村莊治理100%開工;16條農村黑臭水體開工整治,4條黑臭水體轉變為清澈溪流……目前南安正通過穿透式拉練比拼,結合用好“鑰匙+鞭子+戒尺”大督導、定期調度等機制,落實“一周一跟蹤、一旬一跟督、一月一調度、一季一路演晾曬”,全面推動鄉村振興“點上出彩、線上成景、全面開花”。
下階段,南安將以爭創國家級鄉村振興示范縣為抓手,緊緊圍繞實施“千村示范引領,萬村共富共美”工程,不斷開拓奮進,打造推進鄉村振興“南安樣板”,為泉州建設和美海絲僑鄉作出新貢獻。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