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


您所在位置: 首頁 »文旅產(chǎn)業(yè)»正文

后港古街 曾上演泉州版“清明上河圖”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jīng)濟網(wǎng)】2024-10-18

在歷史悠久的泉州,幾乎每個縣區(qū)至少都有一條“老街”,比如鯉城區(qū)的西街、中山路,永春縣的五里古街,德化縣的上涌杏仁街等。在泉州臺商投資區(qū),也有一條后港老街,那里風景秀美、人文底蘊深厚,因其獨特的閩南貿(mào)易建筑群和悠久的海上交通史,被譽為泉州版“清明上河圖”。一代代后港街人在這里出生、成長,最終離開后港走向世界,后港街的居民越來越少,但它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從未改變。步入后港古街,平整的石板路、覆蓋青苔的石階、南洋風格的騎樓,仿佛在向行人低語,講述著它繁盛的過往。

九溪匯流處 商貿(mào)繁榮地

后港古街位于臺商投資區(qū)東園鎮(zhèn)后港村,北起后墓頭,南至西宮尾,附近有一座溪山,從海上看溪山如同俯伏在地上的神龜,所以當?shù)厝送ǔ7Q其為龜山。“后墓頭是一處小山包,是后港村居民埋葬先人的地方,而西宮尾的‘西宮’,則是指位于村莊西南方向的龜龍宮。”村民陳國彬用手指出古街的起止位置,順著他的指引,記者開始了一場探尋之旅。

 



古街依龜山形勢而建,總長400余米。

古街依龜山形勢而建,總長400余米,南北貫通,以東西橫向兩條排水溝“魚巷溝”為界,分為三段,北段稱頂街,中段叫中街,南段為下街,每段街道頭尾均設有一座隘門。隨著發(fā)展的需要,后來又陸續(xù)建起了八間頭、七間仔等。具有閩南風格的古街有左右各四尺寬的騎廊,中間約五尺寬的街道,街道鋪有石板或鵝卵石,既美觀又經(jīng)濟。

 



街尾隘門

后港古有九溪之稱,因為有起源于鸚哥山南麓九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經(jīng)此匯流入海。后因其南部有港埠,海運交通便捷,漲潮時,船舶可駛至半山宮下停泊,易名后港。優(yōu)越的地理條件帶動商貿(mào)往來,15世紀初,古人在九溪山畔設下“圩日”,附近居民定期聚集于此,交易生活用品和生產(chǎn)工具。后來因倭寇頻繁騷擾,朝廷頒發(fā)禁海令,造成海運停滯,活躍的民間貿(mào)易被迫中道而廢。

到了清中期,后港再度興盛。清太學生英旁筆記記載:“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溪山后港墘為墟里交易場所。再厲雍、乾、嘉之治,呈現(xiàn)繁榮。”嘉慶六年(1801年),惠安吳姓知縣在后港街勒石《示禁碑》,鄉(xiāng)紳長老出面集資開始興建后港街。逐漸形成了貿(mào)易集市,引來了臨近縣市商販到此經(jīng)商定居,呈現(xiàn)出繁盛的后港街。

民國后期,因居民生活需要又陸續(xù)擴建山后尾和海后尾,進一步擴大了古街的規(guī)模。東邊依山,稱之為山后尾,西面傍海,稱之為海后尾,轎子、馬匹、舟船等海陸交通工具都在此營運。

 



后港古街

明清騎樓間 市井煙火濃

古街共建二層樓房七十二座,街道兩邊東西相向,大小等同,每座樓寬一丈二尺,深三丈六尺,樓與樓之間同合一堵墻,且中間有小門相通,底樓前為店面,中為棧房,后面作為廚房使用,臥房和生活區(qū)設在二樓。

在明清騎樓下是店門,兩側(cè)或設木制“窗胡”,或店門偏置,在另一側(cè)大開“窗胡”。店鋪門口還有由石塊及石板搭成的石臺,“窗胡”打開時就成了擺放貨品的柜臺。

在早期,后港全街僅有三百多人,卻有陳、江、駱、郭、李、謝、何、黃、孫、許、莊、洪、蔡等十三姓之多,被稱為雜姓街,但街坊鄰居們和睦相處,休戚與共。

在后來,后港街逐步發(fā)展,街上經(jīng)營起各類店鋪,街道對門兩兩相應均有特色。生活方面,藥店、杉行、打鐵店、紅毛灰店、打金子店、酒樓、菜館、豬廊、魚行、包餅店、豆腐店、雜貨店、米店、布店、裁縫店、理發(fā)店、農(nóng)具店、編補籃店、箍桶店等鱗次櫛比。曲藝娛樂的“金寶聯(lián)”戲班、弦管、“金嘉禮”木偶戲團等,民俗所需的金紙店、糊紙店、棺材店和“師公”“土公”也在后港街扎根。還有書信館、鹽館、醫(yī)館、產(chǎn)房、私塾學堂等官營、半官營設施。

 



陳國彬看到這條街當時商貿(mào)繁榮到現(xiàn)在的荒廢

“以前的后港街幾乎囊括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比如有接生婆的‘接生店’,還有‘紅包店’,‘紅包’是一種經(jīng)由面粉制成、色素染色的糕點,后港街人會在滿月的新生兒屁股下放個‘紅包’,祈求紅紅火火。”陳國彬介紹道。如今的后港古街,僅有兩三位老人居住,在探尋古街的過程中,記者遇到了一位本地阿婆,81歲的陳阿婆在村中居住,她表示,自己曾在古街中住過十幾年,父親五六十年前還在古街賣過花生包,他用海上的白沙和蒜頭將花生炒制出五香味,一包賣五分錢。

繁華的街市,迎接著南來北往的客商,比肩繼踵。在最輝煌的時期,即便惠安縣城、東園、石湖、蚶江等地的人都來后港購物、做生意。每逢婚喪喜事、民俗節(jié)日,后港總是人山人海、項背相望,可謂是泉州城的縮影。

商賈云集地 文脈育英才

在如今略顯衰敗的古街上,“杏圃”“心田”等商號牌匾依然清晰可見,其中“杏圃”乃1956年重鑲。如果在清代時到后港街貿(mào)易,不僅可以在商號牌匾上看到黃摶扶、江少文等進士、舉人、秀才的墨寶,還能見到七十二間店鋪高懸各自商號的錦旗。

 



店面招牌盡是歷史滄桑

泉州臺商區(qū)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陳思明著有《這里是后港街》一書,他在書中記載,在每間店門,還貼有獨特的冠頭聯(lián),將所經(jīng)營的范圍生動貼切地嵌藏于聯(lián)文之中,充滿了濃厚的文化氣息。橫批有“泰運興通”“心益良田”“合碧吉金”等等。而部分楹聯(lián)有:“泰啟三陽占大有,興通四海協(xié)同人”“心地純真遐邇悅,田禾圃藥盡皆春”“合而觀之左宜右有,吉大來也日盛月新”“合則來不合則去,興于國必興于家”,連箍桶店都有生動貼切的對聯(lián)“豈能盡箍天下桶,不堪放棄掌中杯”。理發(fā)店門口的對聯(lián)為“小小功夫?qū)=活^面人物,微微手藝獨做須眉文章”,體現(xiàn)出剃頭師精湛的刀功手藝,其手中的剃刀也與酒樓廚師菜刀、裁縫師手中的剪刀并稱為后港街的“三刀”。

在后港街一家酒樓大堂,掛有一副與馬來西亞“天天醉”酒家相同的趣聯(lián):“天天飲酒天天醉,醉醉登樓醉醉天。”說明了此地與南洋的淵源。從后港走出的“杏圃”“心田”兩家藥店也是蜚聲海內(nèi)外。

當時的后港街被稱為“萬國地”,“心田”家的秀才所撰“同為世界貿(mào)遷客,記取人間有道財”對聯(lián),記錄了當時的盛景。現(xiàn)如今,店鋪門口的對聯(lián)被現(xiàn)代的春聯(lián)所取代,但對生活的期待卻不曾改變。

作為貿(mào)易集市,后港居民大都以經(jīng)商為生,但他們對教育極為重視,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古街上的夫子宮和三王府門口,都建有一座敬字亭,專門用來焚燒寫過的廢紙。后港街崇文重教之風蔚然,受此熏陶,孕育了眾多專家學者,包括全國首批名老中醫(yī)藥專家駱安邦先生,主編《清詩選》的國學名師陳祥耀教授,福建省美術家協(xié)會原主席、福建省畫院名譽院長陳玉峰等。

 



這條街上的房子都還保留閩南元素

山川秀麗處 古韻留痕間

在后港街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一些遺碑,上面寫有“香山映紫”“浯水環(huán)清”和“各得其所”等內(nèi)容。通過這些石碑我們不難想象,古時的后港山川秀麗,讓人流連忘返,除了繁華的商鋪外,還有著眾多人文和自然景觀。

《這里是后港街》中寫道,在后港村村口九溪上,曾有一座三十六橋洞的石橋橫跨其上,靠近街頭是數(shù)個船型橋墩,其余橋墩為石條壘疊,潮水出入無阻。據(jù)說,百崎鄉(xiāng)郭門江氏娘家在下垵,古時后港是百崎往來下垵的便捷之徑。老太太“三寸金蓮”加之溪水流淌,行走灘涂步履維艱,于是感慨萬分,立定愿望:“諾我兒日后飛黃騰達,定讓他在此建橋方便路人,免于繞道跋涉之勞。”后來她兒子真的發(fā)達于船務生意,奉母命在此建橋,叫作“龍橋”。橋上或轎子,或車馬,或來往商客款款通行,是西來要道。時光流轉(zhuǎn),當年的“龍橋”已成為新街的基礎,但當初的風姿依然在后港街人的腦海里,使人遐思萬千。

 



建樓時間

論景致,蔭庇著后港街的五棵參天古榕樹不可不提,五樹中以土地公宮后面的為最,粗壯的樹干,枝繁葉茂,虬根如虹,堪稱罕見。夏天時,村民茶余飯后常聚集在榕樹下乘涼談天說地,盡享人生樂趣,可惜1958年榕樹慘遭砍伐,風景不再。現(xiàn)在后港古街上只留存一棵五六十年樹齡的大榕樹,雖不及百年古木,但從倒塌房屋中長出的它也是樹冠廣闊,枝葉茂密,成為后港古街的一抹“新綠”。

值得慶幸的是,后港街仍保留有一處古時景觀,那就是位于八間頭東北方的呷水潭。潭內(nèi)有一石盤,泉水從石盤下涌出,清澈甘甜,不絕如縷,四季流淌,與土地公井、下街井、西宮井承擔了鄉(xiāng)民的日常飲用。干旱時,呷水潭就成了全街的唯一水源,后來圍石筑井。陰天時節(jié),石盤猶如螃蟹吐泡沫,加上有龍橋、古街的地理位置,被風水先生稱為瑞龍含珠穴或螃蟹穴,后港街也有蜈蚣穴一說。

年深歲久,古街繁華漸退,如今,老街仍靜守著舊時格局,古舊的騎樓商鋪雖略顯疲態(tài),但風韻猶存,成為東園鎮(zhèn)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漫步其間,仿佛穿越時空,感受著那份歷久彌新的古韻與風情。

責任編輯:蘇慧敏
泉州經(jīng)濟網(wǎng)建設聲明:

1、本網(wǎng)站所登載之內(nèi)容,不論原創(chuàng)或轉(zhuǎn)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nèi)進行。
2、本網(wǎng)原創(chuàng)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zhuǎn)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日韩新片免费专区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国产 |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日本 | 五月天婷婷亚洲综合 | 偷拍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内妇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