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企業封裝車間工作
“堅持把服務好本地制造業企業增資擴產作為最大的招商。”記者從市工信局獲悉,去年,我市工信部門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全力抓項目促投資,一項項增資擴產扶持政策春風化雨、一場場政企服務“面對面”潤企有聲,為泉州制造業轉型升級筑牢根基。
數據顯示,近三年來,我市技改投資平均增速近20%。去年5月,泉州站上全國首批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新的起跑線,截至去年12月底,城市試點重點項目開工率達90%以上。去年1—11月,全市工業投資增速19.1%,其中,技改投資增速29.7%,位居全省首位。 □融媒體記者 黃文珍 通訊員 謝坤霖 林燕娥 文/圖
靶向發力 產業升級裝上“助推器”
用政策的牽引力,激活企業的創新力,打通產業增資擴產“任督二脈”,為企業增產能、擴規模、做大做強安上“助推器”。
一系列扶持政策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盤,讓企業敢于增資擴產、愿意增資擴產。去年,泉州入選全國首批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并獲得3億元中央獎補資金。隨后,《泉州市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工作方案》出臺,泉州在中央獎補資金的基礎上,配套市級財政資金,按照“135”技改實施路徑,城市試點建設拔錨起航。去年10月,《泉州市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出爐,推出6大專項行動共15條措施。截至目前,我市儲備項目552個,項目數居全省第一。其中,89個項目獲工信部再貸款支持,9個項目獲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央補助資金。
注入金融“活水”,讓企業增資擴產“根深葉茂”。泉州在全省率先推出“技改貸”配套貼息政策,在省級貼息的基礎上市級財政再給予1%的貼息支持。去年,我市累計簽約“技改貸”項目161項,可撬動社會資本投資436億元,為企業降低融資成本2.3億元。150億元市級企業技術創新基金設立,對“白名單”企業給予2%的固定優惠利率支持,助力企業獲得貸款166筆,已放款金額16.9億元。同時,市工信局組織舉辦增資擴產融資租賃交流會,發揮融資門檻低、融資期限長、設備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等獨特優勢,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創新獎補方式,建立“市級切塊,縣級細化,快速直達”的轉移支付機制,整合國家、省、市三級專項資金超4億元,合力推動支持企業技術改造。
精細服務 掃清項目落地“絆腳石”
政策落地生根的同時,精細化服務體系正不斷形成、豐富完善。
一場場政企早午晚餐會接續舉辦,按照“一縣一方案”原則,全面征求企業訴求,建立問題清單,逐個分辦、跟蹤、協調、督導,確保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實施萬名干部進萬企、一企一策促發展專項行動,全面落實“有專班、有時間表、有協議,一把手掛帥、第一時間協調、一個團隊負責、問題一抓到底”的“三個有,四個一”機制。開展全市工業投資項目分級管理,市級重點調度億元以上工業投資項目,縣級跟蹤調度1000萬元以上工業投資項目。
精準施策之下,項目支撐力度不斷增強。去年,市工信局征集工業投資項目1105項,年度計劃投資1069億元。其中億元以上工業增資擴產項目517項,年度計劃投資748億元。504個項目列入省級以上重點技改項目,項目數居全省首位。
綠色化、智能化是增資擴產的“關鍵詞”。福建省晉江市華宇織造有限公司平均每年技改投入近1億元。“經過多年數字化升級改造,目前企業已構建起以工業互聯網為核心的經編智能工廠總體架構與工藝流程,研發經編產品數字化三維設計技術等數字化體系。”該公司執行總裁蘇成喻說。如今,泉州擁有國家級、省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項目、省級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項目累計數量,國家級重點行業能效“領跑者”企業新增數量均居全省第一。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