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綜合»正文

德化縣:打造“中國瓷谷”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3-03-13

歷史回顧:千年瓷都 源遠流長

德化縣地處福建省中部、泉州市西北部,轄18個鄉鎮、202個村(社區),面積2232平方公里,人口31.6萬。境內山多、水足、礦富、瓷美,素有“閩中寶庫”之稱。陶瓷生產歷史悠久,是我國陶瓷文化發祥地之一,曾與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并稱為“中國三大古瓷都”。作為民窯典型代表的德化窯,在中國民窯發展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德化有著悠久的制瓷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印紋陶的制作,考古工作者曾在德化城區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上采集到石斧、石矛和印紋陶片。

唐末五代,德化制瓷業就開始發展,出現了第一部完整的陶瓷專著《陶業法》。

進入宋元以來,制瓷工藝已采用輪作、模印和胎接技術,以龍窯和“雞籠窯”大量燒制各式瓷器,陶瓷業已初具規模,德化瓷大量涌入國際市場,暢銷海外,成為當時“海上絲綢之路”最主要的貿易品之一。元代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馬可波羅游記》一書中提到:刺桐(泉州)港附近的德化“制造碗及磁器,既多且美”。根據近40年來的普查,迄今德化縣已發現西周以來歷代古瓷窯址239處,古陶窯址6處,窯址遍布德化縣各鄉鎮。1976年發掘的屈斗宮古窯址,窯基全長57.10米,寬1.40-2.95米,共有為17間。宋元時期德化瓷產品以青白瓷為主,主要是國外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器型主要有碗、盤、爐、盒、壺、軍持等。這些瓷器造型優雅,釉色晶瑩潤澤,溫潤如玉。

明代,是德化窯陶瓷生產的又一個高峰期,德化窯燒制的白瓷馳名于世,其釉色純凈,釉面晶瑩剔透,乳白似象牙,如凝脂凍玉,美不勝收,代表了當時白瓷生產的最高水平,有“象牙白”、“豬油白”之美稱,西方則稱之為“中國白”(Blanc de chine),被譽為“東方藝術珍品”和“乃中國瓷器之上品也”。明代又是德化窯瓷塑藝術最為繁盛的時期,以何朝宗、張壽山、林朝景、陳偉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瓷塑藝術大師,把德化窯瓷塑藝術推到了一個前無古人的境界,他們的瓷塑作品被視為“世上獨一無二的珍品”,有“天下共寶之”的美譽。

進入清代以后,德化陶瓷業進入鼎盛時期,開發了釉下青花、釉上五彩和色釉等品種,青花瓷器代替白釉瓷器成為德化窯生產的主流,窯址遍布德化縣各地,出現了“一籠白瓷一箱銀”的喜人景象。據文物普查,德化縣青花窯址有177處,為歷代以來窯址數的最高峰。德化青花瓷大量銷往中國各地與東南亞以及非洲各國,清嘉慶德化詩人鄭兼才《窯工》詩描繪了當時外銷瓷的盛況:“駢肩集市門,堆積群峰起。一朝海舶來,順流價倍蓰。不怕生計窮,但愿通潮水。”德化窯青花瓷以其裝飾圖案題材取材豐富、構圖簡潔舒展、筆法灑脫豪放,畫風樸實大方等獨特的藝術魅力,倍受國內外收藏家的青睞。

民國時期,由于戰禍連年,民不聊生,德化瓷的生產處于風雨飄搖之中,陶瓷市場日趨蕭條,瓷業每況愈下,已無明清時期的盛景。盡管如此,在德化窯民國瓷器中,也不乏精致的作品。瓷雕老藝人蘇學金、瓷雕藝人許友義三兄弟、彩畫藝人鄭少陶等即是當時的佼佼者, 1930年許友義為仙游龍紀寺精心雕制的“五百羅漢”系列瓷雕,形態逼真,開創了古今系列瓷雕的新紀錄。新中國成立后,德化瓷業獲得新生,傳統瓷雕重放異彩,明代象牙白復產成功,建白瓷、高白瓷、瓷雕被譽為現代中國瓷壇的“三朵金花”。

來 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陳大鷹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网站 | 亚洲精品播放在线网站 |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色五月亚洲国产 | 亚洲国语中文字幕理论片 |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