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分析:改革開放 異彩紛呈
改革開放,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德化縣把陶瓷業作為支柱產業優先發展,在領導力量、政策、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使傳統技藝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有機結合,陶瓷產業得到培育、發展和壯大,生產總量和出口產值不斷擴大,初步形成陶瓷產業集群。按照“傳統瓷雕精品化,工藝陶瓷日用化,日用陶瓷藝術化”的發展思路,陶瓷種類不斷開發。按照“繼承傳統、創新發展”的原則,相繼開發出紅釉瓷、色釉瓷、結晶瓷、紅壤陶、釉下彩精陶、輕質瓷、低溫瓷、中溫瓷、精密陶瓷、玉瓷、自生釉骨瓷等新種類。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在大力發展出口工藝瓷的同時,出臺對生產高檔日用瓷企業購買生產設備的優惠政策,大力發展日用、半日用瓷及工藝日用瓷,日用工藝陶瓷產業集群被評為“中國百佳產業集群”。生產總量和出口產值不斷擴大,2011年,全縣工業總產值165.68億元,其中陶瓷產值108.51億元, 出口交貨值80.8億元,其中自營出口值達2億美元,陶瓷企業達1400多家,從業人員10萬多人,初步形成陶瓷產業集群。
20世紀80年代以來,德化民營陶瓷企業快速發展,陶瓷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相繼開發出紅壤陶、釉下彩精陶、輕質陶瓷、稀土生態陶瓷、納米陶瓷、耐熱陶瓷、精密陶瓷等新產品,形成了傳統瓷雕、出口工藝瓷、日用瓷并駕齊驅的陶瓷生產格局。德化陶瓷以其獨特的風格和強勁的活力在中國同行業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最大的工藝陶瓷生產和出口基地,陶瓷業也成為德化縣的支柱產業。
傳統瓷雕:早在明代,瓷雕塑已經成為一項獨特的工藝。繼承和發展了“傳神寫意”的傳統技法,運用洗、捏、雕、鏤、刻、塑、刮、削相結合的技法,把優質原料和精湛技藝融為一體,使瓷雕人物形神兼備,色彩明凈,蘊含著美好、健康的意境,給人以美的感受,具有獨特的風格。德化瓷雕取材廣泛,品種多樣,現代、歷史、神話等題材數不勝數,各種動物、花鳥、盆景、花籃琳瑯滿目,有很強的藝術魅力。
出口工藝瓷:根據世界各國不同的藝術風格、民俗風情制作而成,自宋元時期始德化窯即已大量外銷,既有圣誕節、萬圣節、復活節等系列,又有家居、花園等系列,內涵豐富、形式多樣,堪稱為濃縮的西洋工藝美術史。
日用瓷:顧名思義是指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瓷。德化窯日用瓷主要有餐具、茶具、燈具等,胎質潔白細膩、純凈溫潤,裝飾技法多樣,無論是潔凈溫潤的白瓷,還是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和色釉瓷,集實用性與藝術性于一體,盡顯高貴典雅。
陶瓷產業的發展,帶動了人流、物流、資金流向城區集中,大城關的集聚效應明顯,輻射帶動作用增強。一是旅游發展呈現新氣象。隨著陶瓷經濟的發展,德化陶瓷名聲鵲起,陶瓷文化旅游也水漲船高。二是房地產業平穩發展。城區人口的聚集,加大了商品房、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的供應,舊房交易市場活躍,咨詢、評估、經紀代理、裝飾裝修等房地產服務業得到發展。三是交通運輸業發展迅速。由于德化地處山區,而陶瓷需要通過港口遠銷海外,交通運輸業隨之迅速發展。
基本經驗:傳承發展 相互促進
德化陶瓷發展的基本經驗是,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其傳承形式主要為:
一、文化傳承
德化是中國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文化歷史悠久,積淀深厚。從生產印紋陶器到德化窯的形成,歷經幾千年。德化窯是德化陶瓷文化的載體,形成于唐代,興盛于宋、元、明、清。唐代青瓷,宋代青白瓷、影青瓷和黑釉瓷,元代青白瓷,明代和清代所產白瓷已聞名于世,被稱為“中國白”,其實已是“國瓷”了。此時,青花瓷和彩瓷也已進入鼎盛時期,1999年,在南中國海發現的古沉船“泰興”號,就打撈出35萬件德化青花瓷器。伴隨著瓷質的不斷提高,瓷雕技藝也日臻精湛,明代瓷圣何朝宗便是德化的瓷雕大師,他雕成的觀音被譽為“東方維納斯”。現在德化的瓷雕大師們很好的運用了何派傳承下來的洗、捏、雕、鏤、刻、塑、刮、削八種技法,雕刻成各種惟妙惟肖的藝術品。1915年,德化瓷雕大師蘇學金的梅花瓷雕作品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為中國爭得殊榮。德化白瓷以潔凈細膩、溫潤典雅、晶瑩剔透、如脂似玉被譽為“中國白瓷之冠”而著稱于世。
新中國成立后,德化陶瓷業獲得新生,陶瓷藝術煥發出巨大的活力,已成為我國出口工藝瓷生產和出口基地。名瓷品種不斷涌現,瓷雕藝術突飛猛進,在國內、國際的各種瓷雕藝術評比中捧金奪銀。蘇清河、柯宏榮、陳仁海等一批瓷雕大師的作品,被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國歷史博物館、人民大會堂永久收藏。許多瓷雕藝術品已成為國家領導人出訪時的贈品。德化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發展最迅速、后勁最強的瓷雕藝術產業基地。1993年,時任總理的李鵬欣然提筆,書下“德化名瓷、瓷國明珠”的題詞。1996年以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授于德化縣“中國陶瓷之鄉”、 “中國陶瓷藝術之鄉”、 “中國瓷都·德化”、“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等榮譽稱號。
二、技藝傳承
德化縣礦藏異常豐富。已發現的礦藏達40多種。與陶瓷生產有關的高嶺土、瓷石、紫砂礦、白埴土、石灰石、鉀長石、葉蠟石、硅石、黏土、石英石等,儲量大,品質優良。其中高嶺土已發現92處礦產地、127個礦點,總儲量1億噸以上,其瓷土品質優良,含鐵鈦等雜質成分少,潔白細膩,為陶瓷業制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條件。德化縣山多水足,為陶瓷制作提供充足的水電能源。德化是世界白瓷的重要產區之一。德化的白瓷素有“中國白”的稱號,“世界白瓷看中國,中國白瓷看德化”,它工藝精美獨特,瓷質潔白堅硬,造型雅致,色澤瑩潤,是中國燦爛的民族文化藝術的精華。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聰慧的德化人師承傳統,不斷地開拓創新,重振泉州港“海上絲綢之路”的雄風,陶瓷業進入了嶄新的發展時期,成功地恢復了明代的“象牙白",研制出了白中閃黃的新瓷種,取名為“建白” (“福建白瓷”的意思)。德化的陶瓷藝術也相繼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翻開了陶瓷研發的嶄新畫卷,相繼研制出高白瓷、寶石黃、瑩玉瓷、玉白瓷、紋片瓷、松柏瓷等幾百種,為優秀的德化瓷雕設計師們提供了豐富的創作材料資源。與此同時,德化的傳統工藝制作手法在德化瓷人手中得到傳承,并隨著瓷質的研發、時代的進步而不斷發展著。德化人在繼承了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和突破,制作技術精巧、瓷雕品種繁多、造型豐富多彩,德化陶瓷工藝百花齊放的時代也隨之到來。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