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寺
桑開白蓮 舍園建寺
相傳開元寺內大雄寶殿建殿之時有紫云蓋地,所以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一塊巨匾寫著“桑蓮法界”四個大字,正應桑開白蓮的美麗傳說。相傳開元寺寺址原為唐代大財主黃守恭的桑園,某日,他夢見一和尚乞地建寺,心中不舍,便有意作難,提出須三日內見桑樹開出白蓮花方可。誰知三天后滿園桑樹竟然盛開如雪白蓮,黃守恭遂獻地建寺。開元寺開山祖師匡護禪師主持建寺,取名“蓮花道場”,后改名“蓮花寺”,唐朝開元年間改名“開元寺”。
如今,在開元寺內,仍有一株千年古桑。這株古桑歷經蟲啃蟻噬,電擊雷劈,三斷三生,至今仍巋然屹立、崢嶸蒼翠。每每微風婆娑時,似乎還在訴說著“桑開白蓮”的動人傳說。
弘一法師紀念館
弘一法師
三度入閩 圓寂溫陵
一代高僧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是我國上世紀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人物。他擅長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等,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教育家。
弘一法師遁入空門至圓寂的24年中,最后14年曾三次來福建居住,多在泉、廈、漳各寺院講經說法。其中在泉州待的日子最長,先后在晉江草庵、泉州開元寺、光明寺(位于市區西街)、銅佛寺、朵蓮寺、梅石書院、南安雪峰寺、安海水心亭的澄亭及永春、惠安等地講經說法。
弘一法師因喜歡唐代詩人李商隱“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詩句而自號“晚晴老人”,惠安凈峰寺中的一座涼亭也因此命名為“晚晴亭”。他曾經在給弟子豐子愷的回信中說,“朽人年來老態日增……故于今春在泉州及惠安盡力弘法……猶如夕陽,殷紅絢彩,隨即西沉。吾生亦爾,世壽將盡,聊作最后之紀念耳。”這“猶如夕陽,殷紅絢彩”正是弘一法師高尚晚節之生動寫照。
1942年10月13日,弘一大師圓寂于泉州溫陵養老院晚晴室。遺體火化后舍利子分葬于泉州清源山彌陀巖和杭州虎跑寺。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