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朝陽
2013年第九屆國際金融中心論壇于6月27日在上海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金融中心群落結構性轉型與創新”。和訊網全程播報。泉州市市委常委、副市長付朝陽在大會上做主題演講,他表示希望泉州做的工作不僅實打實的解決一點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問題,而且能夠真正促進金融體制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提出叫做局部的改革能夠產生全局性的意義,這樣才有真正的價值。
以下為文字實錄:
尊敬的王主席、陸紅軍院長,尊敬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來參加第九屆國際金融中心的論壇,也是受我們泉州市委書記、市長的委托,感謝大家對泉州和泉州金改的關注和支持。與其說讓我做一個演講不如說是把我自己這一兩年來在泉州工作期間,關于金融方面的個人心得和體會與大家分享。
泉州是一個很有特色、很有底蘊的城市,總人口大概821萬,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國家第一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經濟總量連續14年位居福建省第一。
我想今天給大家大概匯報四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泉州為什么要金改?泉州的金改是主動爭取下來的,主動要金改。有橫向的比較,溫州、天津、上海等,還有縱向的比較。泉州有條件改,也有必要改。首先泉州金改有強大的實體經濟和雄厚的誠信文化。實體經濟,我剛才已經講了,經濟總量14年第一,過億的企業有1700家,作為地級市我們的上市公司數量是77家,馳名商標是105,很多他們說中央的CCTV就是泉州頻道,什么特步、361、安踏、七匹狼(002029,股吧)等都是泉州的品牌,所以這種實體經濟是基礎也是根基。
泉州有誠信文化,泉州人有五個實:第一是做人實誠、講究誠信。互相之間一個電話可能兩千萬、三千萬就打過去了,有時候借條都不要;第二,崇尚實干。我到了泉州發現體育產業非常發達,但是休閑體育非常弱,8小時之外去悠閑放松的還是很少;第三是堅守實業。不管是父輩還是子代,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是苦苦堅守實業,永不言棄;還有一個是追求實際。我說這幾個“實”,也是泉州之所以這幾年,或者幾次危機對于泉州的影響非常少的根本原因之一,也這次金改匯報的動人點。泉州有強大的實體經濟和誠信文化,這是泉州金改獲批的基礎,因為沒有出現更多的問題,所以可以從容的做頂層設計,可以從容的改。
有必要改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盡管泉州有很好的實業基礎,但本身轉型升級的壓力也非常大。我對廣大企業調研分析時發現,泉州現在盡管體量很大,但產業結構還是以傳統產業為主,而這種傳統產業隨著國家的發展、市場經濟的發展,勞動力成本、原材料上升,利潤空間是不斷被擠壓的,所以做得非常辛苦。前三十年各種要素資源加上泉州人獨特的人文文化——愛拼敢贏,所以成功了并且很輝煌。但現在我們說泉州是中國工廠的車間,處于產業鏈的低端。我當時在廈門的一個訪談上為泉州鳴不平,一方面自費改革,國家、省里給的關注少,靠自己;另一方面把污染環境損害留給自己。現在這種粗放增長的轉型單靠企業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要兩個抓手,靠兩大引擎:一個是科技創新、一個是金融的支撐。當然,幾十年的金融也是粗放式的支撐了粗放式的增長,首先是金融本身的轉型才能引領產業的轉型升級。
第二個方面,泉州金融的現狀必須要改。我幾次陪中國銀監會的兩個副主席在泉州調研,他們喜歡問一個問題:你要搞金改,現有情況怎么樣?問題出在哪?供給足不足?后來有一次我跟他們匯報了四組數據:
第一組數據:泉州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全國5.5%,全省5.1%,泉州3.8%。第二組數據,信貸投放占GDP的比例,全國1.3比1,全省1.14比1。第三組數據,小微企業,信貸服務和覆蓋面,全國大概是25%,福建省是35%,泉州15%。還有一組不良貸款率,2012年的不良率是0.96%,福建省是0.68%,泉州只有0.55%。我后來把這四組數據擺出來,一比較就看出來了,泉州這么好的條件,誠信的文化,這么大的需求空間,但還有這么大的差距,這么好的地方不但跟自己有差距,跟省、跟國家都有差距,通過這幾組數據我們應該反思。從某種意義來說,這不證明我們的金融體制機制或者說體系有問題,但問題在哪呢?這么好的地方,這么大的差距,我認為這種金融改革、金融體制是需要進行一些突破的。
泉州之所以主動要改,當時人民日報有三個小標題:第一個叫再不改會怎么樣,我想再不改問題會越來越多,某種意義來說我們金融還是延續了幾十年的計劃經濟的色彩;第二個好像是貸款難,兩頭難;第三個小標題記得是民間資本還有哪些路。我想這就是基本上回答了泉州為什么主動要金改。
第二個問題是泉州金改路在何方?在推動金改的過程當中,我發現兩個現象、三個感受。兩個現象是現在很多的金融問題表現在下面,比如小微企業,貸款難、融資難的兩難現象,第一是泉州的地方法人機構大量的錢存進去,存貸比只有40%,甚至更低只有30%,按照規模管,每年遞增10%、遞增15%。如果按照75%,我一下子可以釋放幾百億的流動資金;第二小微企業本身融資成本就要求又快、又低,但企業提出申請,審批要兩個月,好不容易也就拿到一點錢,所以說光靠下面是改不了的。中間來講,我們有問題,我們現在,其實最近李克強總理講的,網上也講得比較多,錢流向哪了?我們現在的金融機構,不但滿足了大中企業的需求,一些企業得到的錢用不完,應該幫助政府融資,給中小企業。短期的產品、理財、信托等做得太多,因為短期收益大。
第二個是很多時候不是缺少智慧提出好的理念和制度,而是缺少將這種好的理念和制度轉化成實際效果的持久的方法和機制。為了解決小微企業,包括現在搞的小貸公司,但很多時候到了下面開始變味了,要么動作不到位,要么把一本好經念完。開始是鼓勵資金互助社、擔保公司,后來就是因為擔保公司本身的不規范,就把擔保的錢直接轉給企業了。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