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陳祥木 通訊員莊海洪)昨日,由泉州市總工會、東南早報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13年“金秋助學”活動啟動。今年的“金秋助學”活動將擴大資助范圍,凡是符合資助條件的貧困生,可向當地工會等部門提出救助申請。
2000年,市總工會、市關工委、東南早報等單位及社會團體開始舉辦“金秋助學”活動,至2012年,共籌集愛心助學資金3000多萬元,資助逾1.3萬名貧困生,其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占一定比例,且逐年上升。
今年的“金秋助學”活動的資助對象、資助標準和申請程序如下:
1.資助對象:主要是國家助學體系尚未覆蓋,或者已覆蓋到但仍需要進一步幫扶的困難職工和農民工家庭就學子女,以及困難職工家庭高校畢業生。重點關注環衛、公交、鐵路、礦山等艱苦行業及殘疾等特殊群體的困難職工的就學子女。
2.資助標準:對符合資助條件、當年錄取為本二以上(不包括全公費類、私立院校或專業)的貧困生每人資助3000元;非應屆的資助2000元;大專、中專、職校(高中)資助1000元;高中以下的資助500元;結對資助一般每年不低于5000元。報送省總工會助學的困難職工(農民工)家庭的大學生,要求是2013年應屆高考錄取本二以上院校的學生。
3.申請程序:“金秋助學”主要采取屬地助學的方式,原則上由學生所在縣(市、區)總工會牽頭負責幫助,不再報送市總工會申請(往屆已結對子的經確認后,繼續給予資助)。符合條件的對象須填寫《泉州市總工會困難職工子女助學幫扶申請表》,附相關證明材料(困難證明、大學錄取通知和身份證等),經父母一方單位或戶口所在地社區(村)工會審核蓋章,公示后報上一級工會。已改制的國有、集體企業職工還要附上有關身份證明(如下崗證、解除勞動關系協議書);非公企業的員工(含農民工家庭子女)還要附上工會會員證和勞動合同復印件,到所在地縣(市、區)金秋助學辦公室(設在縣級總工會)申請。市領導和黨政機關單位掛扶戶的特困生由掛扶單位負責資助。
據悉,今年將積極動員企業家設立“金秋助學”專項助學款。凡助學金額達50萬元以上者即可以單位或個人名義冠名“XXX助學基金”,由金秋助學辦公室推薦品學兼優的特困生,經注資人同意后專款專用進行資助,對當年捐款(認助)5000元以上的單位和個人發給熱心助學紀念牌并登報鳴謝。
2013年泉州市“金秋助學”活動辦公室熱線電話:22170110,22160099(傳真);東南早報熱線:96339;捐資戶名:泉州市總工會,賬號:35001652490050008364,開戶行:建行泉州分行;市總工會網址:www.qzszgh.org.cn。捐款單位和個人在捐款(匯款)時,要填寫單位名稱、姓名和聯系電話。各縣(市、區)應根據各自實際,也相應設立熱線電話和公布基金賬號,以便開展工作和聯系。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