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濱海公園慢行道是吹海風樂享“慢生活”的好去處 市園林局/供圖
積極開展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力爭2015年創建成功;啟動中心城區整體景觀風貌提升項目,力爭用3年時間建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景觀道,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綠地系統等……在昨天的調研活動中,市公用事業管理局、市城鄉規劃局、市住建局等部門匯報材料,涉及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其中不乏一些民生看點。
□泉州網-東南早報 記者 張文璟 林福龍/文
民生看點1
[strong] 花3年時間分期分段[/strong]
[strong] 建慢線系統成網成環[/strong]
市住建局表示,今年中心市區將建設不少于40公里(含區級)的城市山水慢線試驗段。結合濱江北路(黃龍大橋—后渚大橋)景觀提升工程、洛陽江濱江路城東段、城東南環路、桃花山北入口公園景觀提升工程。
推動清源山—大坪山—桃花山—觀音山—東海濱海公園慢線建設,爭取用3年分期分段建成泉州慢線系統成網成環。繼續對中心市區部分主要道路的慢行道進行平整、疏通,使其更加順暢、舒適。
民生看點2
[strong] 一批道路綠化景觀改造[/strong]
[strong] 市區新增5處中心綠地[/strong]
落實《泉州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在環灣區域抓緊建設一批綠化長廊、生態濕地、公園廣場等項目。重點提升濱江北路綠化景觀、濱海路臺商投資區、惠安試驗段景觀,加快建設東海行政中軸線綠化景觀一期工程、觀音山公園等項目。
結合創園創衛復檢工作,加強中心城市道路綠化補植;市級新增兩處以綠化為主的開放式、半開放式中心綠地、50處立體綠化,區級新增3處以上中心綠地、150處立體綠化。
民生看點3
[strong] 7條道路景觀提升工程[/strong]
[strong] 城市公園要評“星級”[/strong]
積極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啟動新門街等7條道路景觀提升工程,加快城市綠化建設,加強綠地管理,提升綠化科研水平,努力構建多層次綠地系統。
推行城市公園“星級公園”評定,加大公園建管力度,增強公園綜合服務功能。優化清源山品牌,加大投入,豐富景區景觀內涵,對接海西大區域旅游產業規劃及泉州市旅游產業規劃,突顯清源山在海西功能區的地位及作用。
民生看點4
[strong] “十一橫六縱”主干道[/strong]
[strong] 精細化管理全覆蓋[/strong]
為進一步提升我市市政公用行業管理水平,確保中心市區主干道完好美觀、整齊規范、環境舒適,2012年市公用事業局在中心市區14條主干道創新推出精細化管理工作,今年進一步將精細化管理擴大至市區“十一橫六縱”主干道,實行全路段、全覆蓋的精確、無縫監督和管理,取得明顯成效,群眾滿意率不斷提升。
集中力量對市區主干道路燈、綠化、挖掘、井蓋、垃圾桶、公交候車亭、出租車揚招站、沿街立面等進行統籌規劃、綜合治理、改造提升、防墜網安裝等,促進城市市政設施建設日趨完善。
民生看點5
[strong] 全面推廣節能型光源[/strong]
[strong] 幾條道路夜景“升級”[/strong]
全面推廣使用節能型光源和亮化燈飾,形成多層次、立體化、高品位的城市夜景。實施晉江跨江橋梁、江濱北路部分建筑、寶洲街沿街建筑、九一街與溫陵路口夜景亮化工程,加強道路路燈的維護工作,確保亮燈率以及節假日開放效果。
民生看點6
[strong] 檢查井防墜網安裝[/strong]
[strong] 今年計劃完成1.2萬個[/strong]
落實推行城市道路挖掘提前報批制度,避免城區重復開挖建設。組織對市區主干道及沿街店面臺階進行修整。
強化井蓋管理,對檢查井蓋進行下沉式改造,改造后的下沉式井蓋開啟靈活,抗壓強度高,既防盜又美觀;對雨水、污水及自來水檢查井增設高強度防墜網,計劃完成中心市區12000多個檢查井的防墜網安裝任務,切實保障行人安全。自實施精細化管理以來,已累計翻修各類路面38340平方米,完成井蓋下沉式改造768套,安裝井蓋防墜網7000多個。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