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土車之亂,一度深深困擾泉州。去年8月起,泉州以全省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三年行動”為契機,狠抓渣土車整治,目前已取得顯著成效,在查處渣土車交通違法行為13多萬起的同時,全市涉及渣土車交通事故多項指數大幅下降。為此,省政府副省長徐鋼帶著全省其他設區市的副市長,來泉州“取經”。
昨日上午,在晉江召開的全省渣土車安全整治現場會上,徐鋼認為,泉州市渣土車安全整治經驗十分成功,建議其他設區市能學習甚至“照搬”,在半年內都建立起較完備的渣土車監管體系。
福建省政府副秘書長、道安辦主任張金鑄、泉州市市長鄭新聰等出席了會議。
【效果顯著】
事故大幅下降市場逐步規范
經過狠抓渣土車安全整治,泉州市渣土車交通秩序得到極大改觀。今年上半年,全市涉及渣土車交通事故同比大幅下降,事故數下降41.67%,死亡人數下降45.9%,受傷人數下降55.28%,直接經濟損失下降22.43%,未再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較大事故。
同時,經過渣土車管理各部門聯手整治,泉州渣土運輸市場混亂無章狀況得到扭轉,一大批安全規范的渣土運輸企業和車輛進入市場。據泉州市第二季度渣土運輸整治督察報告,目前全市已有80個渣土運輸企業(車隊)被納入監管,其合理運輸利潤得到了有效保障。
單車利潤翻番運企、司機都擁護
昨日上午,在泉州市副市長林銳等人陪同下,徐鋼和來自全省其他8市1區的會議代表們,走訪考察了晉江一家渣土運輸企業、晉江市渣土辦和位于晉江池店的一處在建工地。
在考察過程中,徐鋼一直很關心,渣土車經“割斗”、限速等整治措施,渣土運企等渣土車業主的經營利潤是否下降,是否擁護政府的整治舉措。而來自運企的回答讓他很滿意:經營利潤不僅沒降,甚至翻番了。
代表走訪的渣土運輸企業負責人介紹,整治后,雖然一輛渣土車載土幾乎降了一半,但車輛保養維修費用大幅下降,事故和單車罰款分別下降71%和99%,每月單車利潤從1萬元上升至2萬元。此外,散戶渣土車經整編加入車隊,運企的整體運輸能力還上升了。
政府的整治也得到了渣土車司機和在建工地方的歡迎。司機們說,如今開車不再提心吊膽;工地方則說,運費雖然貴了一些,但效率大大提升,“同樣是20天,去年我們雇的散戶渣土車只運了2000方土,今年我們雇的正規車隊,運了20000方”。
【泉州經驗】
一把手親自抓整治動真碰硬
在會議上,泉州市政府總結了去年8月以來的渣土車安全整治工作經驗。
“思想認識偏差,監管合力薄弱”,這是泉州市總結出渣土車亂象不得根除的原因。為此,泉州市在渣土車整治中確立了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的原則,由其牽頭各部門組成渣土辦,展開綜合治理。
同時,針對渣土車之亂久治難改的情況,泉州市下重典進行整治。去年8月以來,泉州對渣土車涉及違法行為一律頂格處理,查處渣土車交通違法行為13多萬起,其中超載、超速、疲勞駕駛4萬多起,吊扣渣土車司機駕駛證2000多人次。并由各地公安局長親自掛帥,部署渣土車切割恢復原狀工作,每日進展直接通過短信發送給黨政一把手、公安機關主要領導,沒有一輛改裝車能私自上路。
在動真碰硬的同時,政府部門也做足服務,為外地籍渣土車免費安檢;警方還以詐騙罪立案,嚴打提供虛假安檢的詐騙分子。另外,政府出臺優惠政策,積極鼓勵、扶持現有渣土運企和個人重組、并購,成立專業化渣土運輸企業。
福建全省學泉州經驗建完備監管體系
會議上,泉州市渣土辦工作人員還演示了自主研發的渣土車安全管控網絡平臺,該平臺集審批、監管和考評等多項功能,面向政府部門和業主同時開放。泉州市市長鄭新聰在會上介紹,該平臺政府投入很少,是充分發揮企業作用研發的。
徐鋼表示,泉州雖在福州、廈門之后才成立渣土辦,但整治、管理的效果很好,“其他市都可以學習、甚至照搬泉州的經驗,這個管控平臺很好,不妨拿來直接用”。徐鋼還建議,泉州也可以借鑒福州、廈門渣土車整治工作的經驗。
徐鋼希望,全省各設區市能在半年之內,至少在主要市區內,都建立起各自較完備的渣土車監管體系,“各位副市長應該把這些經驗帶回去,直接給一把手看看,一定會得到支持,這是對城市建設、對廣大人民群眾安全的極大負責”。(記者 涂傳之 田米)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