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998年夏天時,美國上市公司股票數量達到7562家的最高峰。現在呢?只剩下3812家了。
出了什么問題?簡單來說,退市的企業多于上市的企業。
受此影響的絕不僅僅是華爾街的銀行家。不僅投資者的選擇在減少,就連美國的就業也會受到直接影響。
“我們正在收縮股票市場。除非能想辦法成立更多創業公司,吸引更多IPO,否則創造就業的速度將會繼續慢于應有的速度。”市場人士維爾德在美國國會就資本市場問題作證時說。
這種情況如何發生的?必須指出的是,股市的總體價值(即市值)已經較20世紀90年代大幅增加。然而,股票數量卻在1998年7月達到頂峰,當時的企業都趁著互聯網繁榮時期爭相上市。
“那是一段神奇的時期,如果你能創辦一家公司,并在公司名字后面加上.com,就能一夜暴富。”韋德說,他擔任總經理的Wilshire Analytics公司負責制定Wilshire 5000指數。
很顯然,他們錯了。破產成為很多企業退市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種退市的渠道就是并購,一家企業被另一家企業收購后會導致其股票停止交易。并購市場越來越繁榮: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的美國并購交易達到創紀錄的1.1萬億美元。
在完美的情況下,IPO數量可以彌補退市的企業數量。然而,IPO市場并未恢復到.com時期的水平。數據顯示,1996年有多達848家公司上市,融資總額為786億美元。2014年,IPO市場完成了950億美元交易,但只有292家公司上市。IPO減少的一種解釋是其他資本來源的出現,包括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公司。還有一些創業公司可能因為擔心監管而不愿上市。
另外一個解釋則是美國的創業公司減少。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顯示,創業公司1978年占到美國企業總數的15%,2011年僅為8%。“美國的市場結構其實是在破壞我們的未來。如果破壞了創辦小企業的能力,創辦大公司的能力也將受到抑制。”維爾德說。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