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和熊掌 能否兼得
大樹,是人們對于綠化最直觀的感受,也正因為如此,進行“美麗社區”改造時,一旦動到大樹,就會引起居民們的反彈。
然而,想要增加車位,大樹又不可避免地成為“阻力”之一。如何在保留大樹的同時又增加車位,找到一個平衡點,成為不少人頭疼的問題。泉淮社區和豐盛假日城堡在建設“美麗社區”時,對綠化采取了相似的做法,或許可以提供一些可行的經驗與方法。
泉淮社區: 保樹省地增車位
豐澤區泉秀街道的泉淮社區,下轄的汀洲新村和大淮新村兩個小區,建成至今已有25年。社區內幾處重要路口、樓棟之間的綠化帶,都種有高低錯落的多種喬木、灌木,許多大樹有四五層樓高,胸徑大。由于“底子好”,社區在“美麗社區”改造中,綠化方面的投入比重并不是太高。
泉淮社區書記林志忍說,社區里新增的綠化景觀,只在出入口的三個位置,一共有200多平方米,并專門請綠化公司設計施工,總共耗資約8萬元。
在綠化改造時,林志忍曾設想過立體綠化建設和綠化認養。立體綠化,就是由社區出資買苗,居民根據設計好的綠化景觀,在各自陽臺、天臺和樓梯間種植,平時養護就由居民來打理。但這么做,前期買綠植需要一筆投入,還要找居民配合管理。因此,目前社區只試點綠化認養。
在汀州新村1棟、大淮新村24棟旁,社區劃出一片原有的綠化帶,用圍欄圍起來,讓居民自己種東西,其中,大淮新村這塊綠地較大,有200平方米左右。林書記說,此舉將以前居民種在零散角落的植物集中起來,既保留居民習慣,還能增加小區綠化,居民自己打理,又無需再花費管理成本。
社區也對一些原有的綠化進行整治。汀洲新村各棟樓下都有一圈綠化帶,主要種植冬青樹,但因此前各樓一層儲藏間都出租供人居住,這些綠化不僅長勢不好,更成了堆積生活垃圾的衛生死角。這些年來,由社區和居民出資,這部分綠化相繼去除,并被硬化為道路。
為滿足停車需求,社區也增加了100多個停車位,除了把部分荒廢、裸露的邊角綠地和邊角空地劃成停車位外,社區還采取“保樹省地”的做法。所謂“保樹省地”,就是在改造時保留大樹,把部分大樹底下的灌木移走,鋪上透水磚種上草,把停車位規劃在樹間或者樹旁,如此既沒有動到大樹,又保留住綠化。
豐盛假日城堡:
留大樹縮窄綠化帶
與泉淮社區做法類似的,還有豐盛假日城堡小區。
豐盛假日城堡小區建成于2003年,共有1356戶住戶、323間商鋪,常住人口超過5000人,但只規劃240個停車位,粗略估算,有530多輛車占用小區內公共道路或者綠化帶,而小區先天規劃不足,道路狹窄,一旦公共道路被占,便只能供行人穿行。64歲的業主劉先生說,去年他樓下有位孕婦肚子疼,救護車過來了,卻無法開到她家樓下,只得用擔架將孕婦抬出來。同樣的,一旦發生火情,消防車也沒法開進小區,這讓他很擔憂。
霞淮社區居委會書記林紅玉拿出改造前小區的綠化帶照片,原先綠化帶寬5.6米、長65.1米,雜草叢生,植被稀疏,黃土裸露。為此,社區決定縮窄綠化帶,給消防通道和停車場讓位,“消防通道關系到居民人身安全,停車場關系到民生,優先解決這兩個”。
小區當年規劃時,綠化率不足20%,小區內八九塊大小不均的綠化帶,是重點綠化區域,種有榕樹、芒果樹、棗樹、華棕等大樹,以及銀海藻、雞蛋花和鐵樹等灌木類低矮植物。改造方案是只保留這些大樹,拔掉灌木類低矮植物,削窄綠化帶寬度,拓寬消防通道。削減后的綠化帶改鋪透水磚,種上草,綠化帶兩邊分別多出寬約1.5米的位置,劃上停車位。今年3月,霞淮社區和豐盛假日城堡小區業委會走訪業主,其中857戶業主贊成該方案。
林紅玉稱,綠化帶改造后,已增加39個停車位,預計小區南門改造后,可增加100多個停車位和200多平方米的娛樂休閑場所。對于改造,海都記者走訪小區3號、4號樓部分業主發現,意見依然分成兩派,有車的業主認為改造后,小區環境變好。居住在3號樓9年的黃女士是沒車一族,“感覺綠化沒以前好,一點也不美麗”,但是她也承認,改造后,每周末從外面回家看她的兒子說停車方便些。
海都記者從豐澤區住建局獲悉,豐盛假日城堡創建“美麗社區”共申報6個項目,預計花費120萬元,其中,“改造消防主通道、規劃停車位”一項花費70萬元,而綠化整治及景觀提升僅5萬元。目前的一大難題,是透水磚綠化的成活問題。記者日前回訪小區發現,透水磚的小草長勢不均勻,有的小草鉆出磚縫隙,有的磚里只有黃土。對此,林紅玉認為,這是物業服務跟不上造成的,草坪后期護理,如修剪、澆水、除草、打藥全需要物業出力,如果物業公司繼續服務不到位,業委會可能要解聘物業公司。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