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昨日截至收盤,滬指漲4.92%,漲184.21點,報3928.42點;深成指漲4.31%,漲549.91點,報13302.96點。成交量方面,滬市成交6526億元,深市成交5748億元,兩市共成交12274億元。兩市逾300股漲停,僅6股下跌。
多重因素助市場企穩
近期,政策維穩力度在不斷加大,上交所、深交所修改了融資融券交易規則,融券賣出后次日方可還券,修改后的交易規則有助于進一步維護市場交易秩序。8月7日中國證監會再次強調,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專業理性分析當前市場形勢,繼續把穩定市場、穩定人心作為當前首要工作。與此同時,為穩定經濟的增長,發改委加大了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這表明下半年穩定經濟的措施在不斷加碼。
分析人士表示,盡管當前滬深兩市已逐步企穩運行,但管理層維穩市場的行動依然在延續,豐富的維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支撐當前以及后期市場穩定運行的最有利因素。多數分析師都對本周股指較為樂觀。
資金面方面,上周公開市場凈回籠資金50億元,終結了前兩周的凈投放。不過,市場資金利率整體出現小幅下降,顯示出市場資金面比較寬松。業內人士預計,8月份,由于季節性擾動因素少,市場資金面往往比7月份略顯寬松。另外,周末統計局發布7月份CPI和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1.6%;PPI環比下降0.7%,同比下降5.4%。業內普遍預計,適度寬松基調不變。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偏股型基金倉位下降2.87%,倉位降至59.85%,與2008年熊市底部水平接近,已處于歷史低位,且近300只基金幾乎處于空倉狀態,超過萬億元資金“彈藥”隨時可投入股市。
縮量筑底跡象明顯
不過,英大證券李大霄表示,市場對二次探底的擔憂仍存在,成交量在萎縮,多空雙方在觀望。當前大盤指數反復震蕩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此前高估的估值需要調整;二是投資者信心需要修復;三是維穩資金進場需要排兵布陣,通過重新布局和增強救市力量逐漸支撐市場,這三方面都需要一定時間。目前,各方對現在的市場狀況需要冷靜并客觀看待,既要看到估值還沒有調整到位的情況,也要看到有部分和局部有利因素支撐,比如禁止大股東減持、暫停IPO、維穩資金進場加快、杠桿降低等。
民生證券認為,后市應密切關注三方面。首先是量能的變化。縮量往往是變盤的前奏,繼續上行仍需有補量的過程。其次,從趨勢上看,從高點5178點到4184點做連線,形成下降趨勢線,該位置在3800點附近,對指數構成壓力,后市如果能放量突破該位置,意味著市場正逐步走出下降通道。市場消化上檔的壓力預計要有一段時間,區間震蕩或將延續。第三,原油價格的持續回落以及大宗商品價格是否低位企穩,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否上行等因素,都對市場產生影響。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宏觀經濟主管章俊認為,在前一段時間市場出現大幅回調之后,市場就“牛市”邏輯是否依然成立而出現很大分歧。無論市場投資者有多大的分歧,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也就是無論是要“維持牛市邏輯”,或者說是要“回歸牛市邏輯”,央行在此過程中維持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是關鍵。
簡而言之就是,首先,央行有必要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維持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立場來幫助資本市場恢復信心,這會在很大程度上阻斷股市危機向整個金融市場甚至實體經濟的蔓延,從而避免經濟出現“資產負債表”式的衰退。
其次,資本市場的“底氣”或者說“牛氣”歸根到底還是依賴于經濟基本面,雖然下半年穩增長的政策立場會轉向以“積極的財政政策”為主導,但我們也反復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的落實是不能缺少“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來配合的。在之前政治局會議上強調的“宏觀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的基調下,央行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也肯定了前期貨幣政策的效果。
其認為,下半年經濟在財政和貨幣政策“雙寬”的推動下,會繼續呈現企穩改善的趨勢,進而有可能推動股市出現修復性的 “慢牛”行情。 (方富)
創業板指收漲5.03%
個股除1股外 全線飄紅
本報訊 連續大幅調整后,創業板指數上周止跌反彈。周一創業板指高開1.15%,報2606.74點。隨后創業板指高開高走,接連突破2600點、2700點關口。截至收盤,創業板指漲5.03%,報2706.72點,成交601.66億元。
上漲個股共377只,洲明科技、任子行等52只個股漲停。迪瑞醫療、快樂購等漲逾9%。個股中僅有1股下跌,昆侖萬維跌幅超過1%。
從中報業績披露的情況來看,目前披露業績預告的創業板公司2015年半年度的盈利同比增速為23.8%,相比公司2015年一季度的盈利增速10.7%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創業板指的100只成分股中報盈利增速為34.4%,相比一季報14.7%也明顯提升。傳媒、公用事業和醫藥生物業績表現更優,計算機與機械設備盈利增速相對較低。
在市場弱勢震蕩的大背景下,業績成色成為創業板股票的試金石。從目前來看,創業板雖然整體盈利增速回升,但分化繼續加劇。考慮到創業板目前的去估值泡沫的過程仍在繼續,只有具備業績支撐、估值相對合理的品種,才能保持強勢。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