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飯后,周末假期,漫步騎行于山中綠道,聆聽鳥鳴蟲唱,感受沿線豐富的海絲遺風,讓紅磚綠樹、藍天碧海環繞在身旁,將泉州古城、新區城市景觀盡收眼底……此番美景將如何打造?昨日,《山線綠道工程精品示范段》規劃方案評審會召開,多位專家參與評審,征求修改意見。
□泉州網-東南早報記者 李波玲 文/圖
解讀1
規劃目標是什么?
本次規劃的目標,即依托泉州市“山、文、城、海”自然生態格局,串聯城鄉自然、人文景觀,構筑多元文化融合、山水相連,低碳節能的多類型、多功能、多層級綠道網絡系統。通過規劃建設,把泉州山水慢線打造成一條連通山海的空中自行車道,使其成為集合景觀、旅游、文化、健康、服務和歡樂等于一體的泉州精品綠道典范。
這條山線綠道,沿線文化積淀深厚,有閩臺緣博物館、錦繡莊、老君巖、少林寺、圣墓等著名景點,既有豐富的海絲文化遺存,又有濃郁的閩南文化特色,將串聯泉州城市山海生態廊道與山體公園。其中騎行車道全長約4016米,步行道全長約4045米,兩道之間以綠化隔離,確保安全。
解讀2
綠道線路怎么設計?
這條山線綠道示范段從大坪路開始,最終與森林公園三期步道相連。途中設置1個驛站(即成功驛站),2個小游園(包括知還園和桃源谷),還有“吹衣亭”、“出岫”、“遐觀”、“載欣”、“載奔”等5個服務點和8個休息點,總用地面積約230畝。
這些站點在設計上以閩南建筑風格為主,材料選擇閩南紅磚,搭配鋼材、玻璃等,提取泉州特色元素加入坐凳、桌椅等配套設施中,使傳統和現代兩種元素碰撞出特別的火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站點取名自陶淵明的作品。
市民可步行,也可騎行。先從成功驛站進入,這里的螺旋梯或電梯將和自行車道、步行道連接,行人和自行車并行通過一座新建高架橋,跨過現在的大坪路開始前行,到達“吹衣亭”服務點;繼續前行來到“知還園”和“桃源谷”2個小游園,2個小游園都設置進出口和相應的配套設施,可以與現有交通網絡銜接。短暫游玩后,從桃源谷出發,經過“出岫”、“遐觀”、“載欣”等3個服務點。最后,綠道沿著現有的龍眼林抵達森林公園,即最后一個服務點“載奔”所在地。
解讀3
賞玩點都有哪些?
★成功驛站
除了具備休憩功能外,成功驛站也有文娛功能,并配套其他服務設施,有公共停車場、出租車停靠點和公交站點,消除市民對交通不便的顧慮。自行車租賃點和各個售賣點,共同形成商業服務配套。安全保障設施、環境衛生設施一應俱全。
★知還園
知還園主要是游玩休憩場地,這里特別增加停車、換乘等功能,方便綠道與周邊環境對接。入口廣場在知還園西側,可以起到游客集散功能。進入園中,西側林蔭下有椅子和配套服務用房,再往西走就是一片榕樹林。從保護古樹、不破壞地形的角度出發,現有方案規劃設計一個高架式木平臺,讓行人在榕樹下穿行。
★桃源谷
桃源谷被定位為綠道小游園,占地面積約15000平方米。在設計時特別注意保護植被,保留現有的3個水塘,并選擇在視野好的位置設計一個觀景平臺。漫步或騎行至此,曲徑通幽,移步換景,在水塘邊的茶室品茗休憩,觀賞林間水景,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服務點
根據現有方案,“吹衣亭”、“出岫”、“遐觀”、“載欣”、“載奔”,按照500米的服務半徑進行設置。在“吹衣亭”最高點的觀景平臺和觀景亭,視野開闊,可遠眺城東片區和桃花山。從“出岫”的東北方向看去,5個酒紅色鋼結構立體構成的“五福臨門”,與綠廊相得益彰,形成良好的觀感。
來到“遐觀”東側的瞭望臺,市民可以一覽泉州城市新區的繁榮。到時候我們將看到“載欣”的建筑風格融入泉州傳統厝埕的理念,增加綠地用以分隔出不同的空間。最后一個服務點“載奔”為已建成的森林公園三期步道起點入口廣場,規劃對其進行景觀提升,結合實際增設一座公廁。
★休息點
在綠道上若是累了,游客可以選擇在休息點休息。整條綠道共有8個休息點,以200米為服務半徑進行設置。每個休息點都為游客提供充足的休憩空間,自動售賣機、自行車租賃點等配套設施應有盡有,一邊休息,還可一邊觀賞風光。
解讀4
綠廊系統如何設計?
為了保護綠道區域內的生態系統,現有方案規劃設計一個綠廊系統,在綠道沿線科學選擇地方特色品種植物進行種植,逐步形成一個防護帶。
綠廊的觀賞景區主要是2個小游園和5個服務點,整體植被景觀分為碧波幽麓段、清寧文萃段、海灣綠洲段和桃源夢鄉段等4個部分。碧波幽麓段經過大坪山農田、山林,保護原生態自然景觀,烘托出翠麓清幽、暗谷流涓的意境。清寧文萃段突出活力靈動的主題,建議保持青翠清新的現狀。海灣綠洲段讓游客將山、江、城盡收眼底。桃源夢鄉段途經桃花山的山林和村莊等區域,繁花似錦,馥郁芳香,是踏青好去處。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