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金融»正文

央行連續兩天出手 寬貨幣仍在路上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5-10-23

昨日,央行在例行的公開市場操作中縮減了逆回購資金投放規模,7天期該操作僅實施了200億元,遠低于上周同期的500億元水平。在對沖掉到期量后,本周實現450億元的資金凈回籠。

而在前一日,央行對11家金融機構開展6個月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達到1055億元,維持今年8月時3.35%的利率,相當于為市場注入相應資金。據統計,截至9月末,該MLF操作余額達4900億元。

近期公布的諸多金融及經濟數據,均指向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與此同時,盡管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開始企穩,但9月份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單月降幅再創新高。如此一來,市場對于央行降息、降準的呼聲再度高漲。

分析人士指出,逆回購縮量并實現凈回籠,而MLF卻重啟,兩者盡管在方向和數量上略有分歧,但從操作背后的原因來看,幾乎可以斷言,我國貨幣政策的“寬松之旅”仍在半途,在必要時刻央行仍有降準甚至降息的可能。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認為,盡管MLF操作是一次性大量投放流動性,但并不排除降準可能。歷史數據顯示,今年8月19日央行進行了1100億元MLF操作,而8月25日便啟動息、準“雙降”。個中原因,在于金融機構口徑外匯占款持續下降,導致基礎貨幣投放不足。

不過,證券時報記者對9位金融機構投研人士進行訪談時發現,認為央行會在半年至一年內降準或降息的人數比例,卻意外較數月前明顯下降。他們的理由包括:進一步降息或會助長產業泡沫,而隨著匯率格局企穩,外匯占款未來逐步增長的可能性則與日俱增,降準的必要性隨之減弱。

實際上,若從簡單線性邏輯加以思考,那么不難發現,MLF重啟意味著注入資金,一般預示著短期不用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逆回購縮量意味著央行或“留有后手”,近期降準的概率反倒可能增大。以歷史情況判斷,不管央行的動作是投放抑或回籠,都很難準確判斷后續是否會進行降息與降準操作。

實體經濟狀況以及資本市場情況,反倒是貨幣當局政策調整的重要依據之一,這無疑與降息、降準等手段的巨大影響力有關。從這個意義上看,不管單日的逆回購操作如何變化,我國目前貨幣政策寬松的大基調沒有發生轉變。

責任編輯:張金環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日本最新免费新一二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 日韩特黄精品一在线看 | 中文字幕日韩午夜精品久久 | 亚洲免费va在线播放 |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