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經濟增速放緩、電商消費替代、綜合成本上升等影響,零售業的寒冬仍在持續。據萬得資訊統計,截至10月20日,已公布三季報或三季報預告的26家百貨零售上市公司中,有15家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占比近六成。
根據聯商網統計的今年上半年101家零售企業的業績情況,今年上半年有42家零售企業的業績出現負增長,占比近二分之一。
部分上市公司解釋稱,業績下滑的原因是終端消費需求疲軟、消費渠道多元化以及關店、門店改造的影響,使企業的銷售收入同比下滑,同時,人力成本、租金等固定費用持續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凈利潤變動幅度最大的兩家為新華都和中百集團。新華都稱,今年三季度公司凈利潤預計虧損約8300萬元至9950萬元,下降最大變動幅度為308.47%;中百集團今年三季度預計凈利潤虧損1000萬元至2000萬元,凈利潤最大下降幅度為120.47%。
也有部分上市公司在此輪零售業寒冬中逆熱上揚的,比如天虹商場、紅旗連鎖、華聯股份等,其中華聯股份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約17600萬元至20000萬元,同比增長262.91%至312.4%。
業界人士指出,從零售業三季報情況可以看出,一些較早擁抱互聯網、O2O等新模式、實施轉型升級、調整門店的零售上市公司,已顯現出了競爭優勢并領跑行業,而一些轉型較慢的企業則慢慢出現業績續虧和被迫關門,百貨零售的行業差距、競爭格局在此輪調整中進一步拉大。
社區超市成為轉型重點
分析人士認為,零售行業整體低迷之時,也正是其積極轉型之際,一些難得的投資機遇也可能同期出現,比如以O2O為基礎的社區超市。
新華都日前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布局O2O業務和社區生活超市。該業務的一位負責人稱,新華都購物廣場計劃在3年內覆蓋福建開拓百家社區超市,社區超市將與現有的購物廣場進行業態互補。對于這種新型的社區超市,新華都將采取直營的模式,經營面積300平方米至1000平方米,以經營生鮮商品為主。
新加坡主板上市公司、本土零售企業中閩百匯也高度關注社區店的布局。該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中閩百匯近年來也密切關注廈漳泉周邊地區的社區超市發展,其中300平方米至1000平方米的網點是重點,“我們會在適當的時機,選擇合適的網點,發展社區超市。”
“就泉州來說,社區超市發展的潛力和空間很大,因為泉州的各個縣市區相對分散且獨立,形成不同的組團,消費能力很強,因此,獨立的商業空間巨大。據了解,目前泉州的社區超市還沒有達到哪一兩家企業可以獨大的階段,因此,機會很多。”泉州市連鎖經營協會陳佑成說。
如今,在泉州的社區零售市場,已經有百姓超市、好的佳、蟲哥、見福、萬鄰、巢超等多達幾百家的社區超市和便利店,而中閩百匯、新華都等上市零售企業的加盟,無疑將在兩三年內進一步強化社區零售的市場地位。
O2O成為社區商業的標配
經歷了2012年以來零售業的整體業績下滑及其帶來的關店潮,一些業界人士坦言,如今,“大店+小店”已成為零售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格局,而以線上線下融合為特點的社區超市和便利店將成為大家轉型的共同焦點。
今年國慶,市區巢超精品超市的開業引起不少消費者和業內人士的關注,該超市不僅自建App平臺,還擁有專業的配送團隊。而從傳統超市轉型而來的百姓超市,同樣也在做著盤活線上、線下業務,構造O2O閉環的“二次轉型”。
據了解,早在2013年,百姓超市就籌建手機和PC客戶端,試水O2O了。百姓超市副總經理韓潮告訴記者,“2014年百姓超市開始轉型,和淘點點、支付寶合作。今年5月起,百姓超市還和外賣平臺、團購平臺合作,利用這些平臺發展線上服務。”
有消息稱,中閩百匯目前的微信粉絲量已經達到了近30萬人,網站的月訪問量也達到了10萬人次,該公司一位相關負責人稱,“未來發展社區超市,我們也將通過微信、APP等新工具,融合線上線下,多渠道地拓展業務,只有開拓創新,才能持續發展。” 顯然,O2O已經成為眾多零售企業進軍社區商業的標配武器。 (本報記者 溫文清)
近日,國內多家上市百貨零售企業公布三季報業績及預告,其中,凈利潤下滑或虧損者達到近六成。與此同時,零售企業在“寒冬”中不斷謀求轉型的新方向,其中社區超市或便利店成為大家共同的目標。可以看出,不久的將來,泉州的社區超市將成為一片新的紅海,只不過,O2O成為這片紅海的新標記。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