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參展文博會榮獲優秀組織獎(最高獎)
泉州文創企業抱團展示“海絲”文化、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攜手亮相、一大批精品摘金奪銀……在剛剛落幕的第八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上,泉州參展團受到兩岸客商的高度關注,也得到文化部和省領導的肯定,成為最具人氣的展區之一。此外,泉州還榮獲優秀組織獎(最高獎)及最佳展覽展示獎入圍獎。
本屆文博會,泉州63家文創企業參展,展位多達164個,創歷屆之最,也成為本屆文博會除廈門外參展展位最多的地市。在文博會期間共簽約文化產業項目20個,總金額達110多億元,同時,征集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31個,金額達168.69億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工藝美術大師共有98件文創作品入圍兩岸工藝最高獎——“中華工藝精品獎”,其中榮獲金獎5件、銀獎11件、銅獎25件,最佳傳承獎5件、最佳創意獎6件、最佳技藝獎2件;同時還有29件作品榮獲中華工藝優秀作品獎,其中金獎7件,獲獎作品均為全省最多。□通訊員許伯毅 記者陳智勇
抱團打響“海絲”文化主題
今年泉州參展企業的產品包括陶瓷、木雕、石雕、樹脂工藝、文體旅游、動漫、影視等泉州重點文化產業特色產品。
泉州參展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市文廣新局黨組副書記、系統黨委書記莊燦霞說,今年泉州參展主打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舉辦地和東亞文化之都等品牌,所有參展文創企業攤位連在一起,抱團打響泉州文化產業魅力,受到兩岸客商的高度關注,也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
泉州今年主推的“海絲”文化主題展位前參觀者更是絡繹不絕。在文博會期間,德化展區現場,陳合中、鄧明龍、鄧惠敏、劉銘志等工藝美術大師和非遺傳承人現場雕刻觀音瓷雕、捏瓷花、繪瓷瓶等技法,讓廣大客商進一步領略“世界瓷都”德化的陶瓷文化魅力。泉港區黃氏元修古船模廠展區也吸引大量參觀者,看到如此精美的大船模,客商和觀眾紛紛拍照留念,許久都舍不得離開。“黃氏福船”的傳承人黃唐安介紹,“海絲一號”、“烏波五槍堰”和“海絲福船版畫”等黃氏福船模,讓客商了解當年鄭和下西洋所用的不少大船就是泉州人造的。香料也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重要商品,如今品香已經成為人們的養生項目。福建省沉瑜香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展會上精心布置了多個展位,全面展示數十種高品質沉瑜香,并創新多種的方式,讓現代人更加容易接受香文化。石獅市祥芝鎮通過漁民服裝秀、捕魚場景展示、體驗“織漁網”等,讓參觀者“零距離”感受海洋文化。
“今年泉州參展,‘海絲’主題是重頭戲,通過文博會讓參展企業進一步開闊視野,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中,做大做強泉州的文創產業。”莊燦霞說,當年,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運往世界各地的陶瓷、茶葉、絲綢等,現在已發展成為泉州縣域經濟的重要產業,產品更加多元,內容更加豐富,更應當通過“一帶一路”進一步向外推廣。
一批工藝精品勇奪大獎
本屆文博會,泉州籍工藝美術大師盧思立、黃泉福、鄭國明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邱雙炯等集體亮相,他們參展參賽的精品力作,充分展示泉州工藝美術的最新發展成果,在業界引發強烈的反響。據悉,泉州工藝美術大師獲中華工藝精品獎和中華工藝優秀作品獎的作品共達83件,創歷史新高,為全省最多。
中華工藝精品獎是海峽兩岸工藝美術的最高獎。這次,泉州工藝美術大師共有98件作品入圍,并到展會現場展示。其中,莊少卿《一輪明月》、李璋高《愿》、蘭全盛《夢囈鄉語》、鄭玉林《弘音》等四件作品獲陶瓷類金獎,占該類別金獎數一半;孫曉東《望》獲木雕類金獎;黃雪玉漆線雕《琴棋書畫》獲綜合類銀獎;張紅萍《敦煌花神》、鄭國明《馭風》、史俊賢《旦角》等13件作品獲最佳傳承獎、最佳創意獎、最佳技藝獎;彭成雄《門·道》等36件作品獲銀獎和銅獎。
在中華工藝優秀作品獎角逐中,泉州工藝美術大師同樣表現不俗。林彬《云游四海》、徐錦燦《天長地久》、鄭君亮《舉杯邀明月》、孫文宏《漂洋過海》、劉銘志《水月觀音》、潘德春《一壺百福皆吉祥》、吳志好《鳥語花香》等7件作品榮獲金獎,同時還有22件作品榮獲銀獎和銅獎。
簽約大項目 促文化產業轉型升級
本屆文博會簽約項目征集突出實效和市場運作。泉州把文博會作為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推介,編印文化產業投融資手冊,征集31個文創項目,總金額168.69億元。簽約文化項目20個,總金額達110多億元。
泉州每年以文博會為載體,實施文創項目“策劃一批、簽約一批、落地一批”的舉措,有力地帶動泉州文化產業的發展,進一步提升文化產業產值在GDP的占比。在本屆文博會上,泉州許多參展企業找到合作伙伴,簽訂合作項目,實現跨界合作、跨省合作,拓展了市場空間。例如福建省沉瑜香業發展有限公司,不但現場有不俗的交易額,還找到新的合作伙伴,有望達成數百萬的合作項目。盧思立、黃泉福、鄭國明、黃雪玉、鄧明龍等工藝美術大師作品被廣泛看好。
下階段,泉州市文廣新局等部門將進一步總結參展經驗,按照泉州市重點產業轉型升級路線圖工作要求轉化成果,跟蹤推進本屆文博會簽約項目落地,繼續廣泛搭建平臺,加強服務指導,全方位支持文化企業創新,推動泉州文創產業轉型升級。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